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文综 > 高中地理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高中山西会考地理知识点

  • 高中地理
  • 2025-11-15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运动:了解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地理意义)和公转(方向、周期、速度、轨道、地理意义)。经纬网:掌握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及读法、经纬网的定位方法。那么,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高二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总结

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1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1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1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1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16、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高一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3

http://wenku.baidu.com/view/19a8aa43336c1eb91a375dd9.html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归纳

以下是高中地理会考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

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态、地球的运动、经纬度和时区、地图投影等。

2、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增长与控制、城市化发展等。

3、环境与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

4、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5、地质与灾害:地球内部构造、板块构造、地震、火山喷发、洪涝灾害等。

6、经济与区域:地理位置与区域联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对外开放等。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1、熟悉基础知识:高中地理需要运用一定的地理常识和基础知识,比如地球形态、经纬度、地图投影等。因此,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理学科注重实证研究,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地考察和拓展阅读,增强对各种现象和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到户外实地考察、查阅相关书籍和材料等方式来加深理解。

3、善于归纳总结:高中地理内容丰富,需要学生具备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利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以便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高二地理学考知识点

地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地球运动与节气

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太阳直射赤道时为春分(昼夜平分)与秋分(昼夜平分);夏至直射北回归线(昼长夜短),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地图与地形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欧亚大陆是最大大陆,格陵兰岛是最大岛屿;亚非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

地质与气候

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环太平洋带。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中国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地形因素),漠河冬季气温最低(纬度因素)。

中国地理分区

秦岭-淮河线:1月0℃等温线、800毫米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南方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四大区域

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旱地农业,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以上就是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地理常考知识点汇总地球运动与节气 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太阳直射赤道时为春分(昼夜平分)与秋分(昼夜平分);夏至直射北回归线(昼长夜短),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昼短夜长)。地图与地形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欧亚大陆是最大大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