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主要考查教材前四单元,即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共100分,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计30道,60分;第二部分综合题,计3道,40分。从整套试卷上看,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要求,重点考查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能够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月教育日志:高一期中考试考后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高一期中考试地理科目考察的是人文地理内容,覆盖了必修二前三章的重要知识点。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难或怪异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的能力。
题目特点:本次考试的题目设计较为细致,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细心答题的学生容易获得高分,而粗心的学生则容易因细节失误而失分。
选择题分析:选择题部分整体难度不大,但有几道题目错误率较高。例如,第8题关于地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陕北高原的安塞腰鼓,许多学生因未注意到题目中的“军事要塞”这一关键信息,而错误地认为其仅具有庆祝丰收的功能,导致失分。
大题分析:大题部分相对于选择题来说得分率不高。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思考过多、过于复杂,未能准确抓住题目的实质问题;同时,也有学生因对考试存在恐惧心理,不敢写出自己认为简单的答案,导致失分。
二、学生分析
1班:本次考试成绩较以往有所进步,值得表扬。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已经过去,无论考得好不好,都过去了,来校对地理试卷的答案把。下面由我整理的关于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选择题
1.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地球气候 B.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C.产生“磁暴” D.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
2.对北京时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东经120°的地方时 D.北京市的地方时
3.黑子和耀斑作为太阳活动的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日冕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 D.日冕层和色球层
4.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相同的是( )
A.总星系和河外星系 B.河外星系和银河系 C.银河系和太阳系 D.地月系和太阳系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判断5—6题。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黄赤交角变小为20°,则( )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 B.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
C.热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大 D.温带范围变小
读下图,完成7—8题。
7.在A、B、C、D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A、B、C、D
B.各点角速度相等 ,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D、B、A
C.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大,C最小
D.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小,C最大,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
8.图中地方时相同的点是( )
A.C与D B.B与C C.C与E D.E与F
9.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相对应的成因连线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风力堆积作用
B.高山上的冰斗、角峰——冰川堆积作用
C.干旱地区的蘑菇石——褶皱隆起
D.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流水侵蚀作用
10.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会议于2014年11月5日至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那么当北京时间为2014年11月11日11时11分11秒时,位于西五区的华盛顿的时间是( )
A.11日19时11分11秒 B.11日16时11分11秒
C.12日0时11分11秒 D.10日22时11分11秒
读下图,回答第11小题。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我在此向你说一声对不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殷切希望。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我惨败而归,不仅伤透了你的心,也让我无地自容。这次失败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试卷,发现绝大部分是由于我的马虎粗心造成的,但也有少数部分我不懂。您平常也就经常告诫我们,可我就是改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不过,我不应该给我自己找理由,放心,老师,我会改正的。
另外,在平时,我总是沉迷于电脑游戏,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这一个假期里,我一定会痛改前非的。在这个假期里,我一定要腾出一部分时间来复习我的功课,我想好了,每天早上学习一个小时的地理。同时,我还计划每天晚上花半小时时间来复习其他科目。除此之外,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借阅一些地理方面的书籍,以拓宽知识面。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做好笔记,及时复习。同时,我建立了1个错题本。以后,一旦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错误的问题我都会记录下来的。并且,如果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我会在百度知道里提出来的。同时,我要经常在好好学习这个贴吧里去了解一些学习的方法。
除了地理,我还不能偏科,一定要全面发展。因此,我会合理分配时间,均衡各科的学习。同时,我也会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参加地理知识竞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一考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能反映图2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
A.里海沿岸B.青海湖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D.黄河下游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分析完成3~5题。
3.关于图中南极地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水汽输送,②和⑤为降雨
B.④为蒸发,⑤为降雪
C.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
D.图中水循环为逆时针方向
4.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A.地热能B.风能C.煤炭D.太阳能
5.下列关于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的主要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B.冰的反射率强
C.高原大陆且地势高
D.受西风漂流影响,与外海区热量交换弱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6~7题。
在高一地理考试结束之后,需要做好相关试卷的分析。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主要考查教材前四单元,即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共100分,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计30道,60分;第二部分综合题,计3道,40分。从整套试卷上看,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要求,重点考查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能够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后,让四个班的学生写了地理试卷分析,大部分同学的选择题答得较为流畅,综合题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各类图的判读不准确,这与学生平时的散漫、懒惰、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密切的联系。
二、成绩分析
班级实考人数及格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
三、存在问题
1、教学方面
课时紧,进度快,教师备课量大,批改量大,难免给教学备课质量带来冲击,有些
教学细节难免忽视或落实不到位,譬如图表分析不够到位,而教师又分身乏术,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2、学生方面
(1)欠准确。①把“人口增长快”答成“人口基数大”;②把“鼓励生育”答成“多生孩子”;③把“地广人稀”这个社会经济条件答成了自然条件等等。
以上就是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的全部内容,①④。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5 BDABA 6—10 BBBDD 11—15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DCC 16—20 BDDAC 21—25 CBACC 26—30 DCABD 31—35 ABADB 36—40 CABDB 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