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公式?高中化学空间构型公式是H2S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成sigama键数+1/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指分子中各种基团或原子在空间分布的几何形状。分子中的原子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结合的整体,使分子在空间呈现出一定的几何形状,即空间构型。如果确定了某分子内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数据,那么,高中化学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汇集
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的关系:
$n = frac{m}{M}$
$M = frac{m}{n}$
$m = nM$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的关系:
$n = frac{N}{N_A}$
$N = nN_A$
$N_A = frac{N}{n}$(其中$N_A = 6.02 times 10^{23}$个/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m)的关系:
$n = frac{V}{V_m}$(在标准状况下,$V_m = 22.4L/mol$)
$V = nV_m$
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体积V的关系:
$n(B) = C(B) times V$
$C(B) = frac{n(B)}{V}$
$V = frac{n(B)}{C(B)}$
2.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
$rho(g/L) = frac{M}{V_m} = frac{M}{22.4} (g/L)$(其中M为气体的摩尔质量)
3.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_{混}$和总物质的量$n_{混}$:
$M = frac{m_{混}}{n_{混}}$
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rho_{混}$:
$M = 22.4 times rho_{混}$
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相对密度):
$M = D times M(A)$
4.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基本公式:
溶液密度(g/mL) = $frac{溶液质量(g)}{溶液体积(mL)}$
溶质的质量分数 = $frac{溶质质量(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g)} times 100%$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frac{溶质物质的量(mol)}{溶液体积(L)}$
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 = $frac{C(B) times 1L times M}{1000mL times rho times 100%}$
$C(B) = frac{1000rho times w(B)}{M}$
$rho = frac{C(B) times M}{1000w(B)}$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原理: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在此完整展示130条高中化学公式,但我可以为你整理一些高中化学中常见且重要的公式,并附上部分相关图片以供参考。这些公式涵盖了高中三年的必修和必考内容,建议结合教材进行查漏补缺,并抓紧时间背诵。
高中化学常见且重要公式整理物质的量公式
n(物质的量)= N(粒子数)/ NA(阿伏伽德罗常数)
n(物质的量)= m(质量)/ M(摩尔质量)
n(物质的量)= V(气体体积)/ Vm(气体摩尔体积)(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气体摩尔体积公式
Vm(气体摩尔体积)= V(气体体积)/ n(物质的量)
在标准状况下,Vm约为22.4L/mol
物质的量浓度公式
c(物质的量浓度)= n(物质的量)/ V(溶液体积)
摩尔质量公式
M(摩尔质量)= m(质量)/ n(物质的量)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以g/mol为单位)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溶质物质的量用n表示,溶液体积用V表示,溶液密度用ρ表示,溶液质量分数用w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用M表示。溶质的量可以通过溶质质量m、溶液体积V、溶液密度ρ和溶液质量分数w推导出,即m=ρVw=nM,由此可以得出溶质物质的量n=ρVw/M。进一步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n/V,代入n的表达式可以得到c=ρVw/M/V=ρw/M。在化学中,体积单位通常为升(L),而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3),因此,c=ρw/M的单位为mol/cm3,换算后为1000mol/L(因为1L=1000cm3),所以最终的公式为c=1000*ρw/M,单位为标准单位mol/L。
上述公式在化学计算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解决与溶液浓度相关的问题时。例如,当给定溶液的密度、质量分数以及溶质的摩尔质量时,可以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这种计算在实验室中非常常见,比如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如果你在书店的小册子中查找,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化学计算公式及其单位的信息。这些公式和单位名称对于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计算公式c=1000*ρw/M不仅适用于溶液,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只要确保使用的单位一致。

高考化学中,掌握必备的公式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以下是人手必备的化学公式汇总,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要知识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物质的量相关公式
物质的量(n):n = N/NA = m/M = V(g)/Vm = c × V(aq)
N为微粒数,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m为物质的质量,M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V(g)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Vm为气体的摩尔体积。
c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V(aq)为溶液的体积。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同温同压,V1/V2 = n1/n2 = N1/N2
同温同体积,p1/p2 = n1/n2 = N1/N2
同温同压等质量,V1/V2 = M2/M1
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 = M1/M2
二、气体摩尔体积公式
Vm = V/n(在标准状况下,Vm ≈ 22.4L/mol)
三、物质的量浓度公式
c = n/V = m/(MV) = 1000ρw/(M × 1000 + MW)(ρ为溶液的密度,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MW为溶剂的摩尔质量)
四、化学平衡公式
转化率:α = 已反应的物质的量/起始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K = [生成物]^计量数/[反应物]^计量数
反应速率:v = Δc/Δt
五、电离平衡公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Ka = [H+][A-]/[HA](以一元弱酸HA为例)
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H+][OH-] = 1 × 10^-14(25℃时)
六、盐类水解公式
Kh = [H+][B-]/[HB](以HB-为例,B-为弱酸根离子)
七、氧化还原反应公式
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化合价升降守恒: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 = 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
电子转移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高中化学空间构型公式是H2S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成sigama键数+1/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指分子中各种基团或原子在空间分布的几何形状。
分子中的原子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结合的整体,使分子在空间呈现出一定的几何形状,即空间构型。如果确定了某分子内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数据,那么这个分子的几何构型就确立了。
分子空间构型可以根据分子中成σ键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确定。具体方法如下:
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判断VSEPR(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略去电子对,就得到分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数=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例如二氧化碳分子,σ键电子对数=2,孤电子对数=0,价电子对数=2+0=2,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模型名称为直线形,由于没有孤电子对,所以二氧化碳分子的立体结构也为直线形。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杂化轨道理论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但通过观察可发现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公式的全部内容,反应速率:v = Δc/Δt 五、电离平衡公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Ka = [H+][A-]/[HA](以一元弱酸HA为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H+][OH-] = 1 × 10^-14(25℃时)六、盐类水解公式 Kh = [H+][B-]/[HB](以HB-为例,B-为弱酸根离子)七、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