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大题知识点?高考化学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大题有哪些常考的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碳酸盐 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可用于食品发泡,那么,高中化学大题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http://wenku.baidu.com/view/6d842fc58bd63186bcebbc44.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08407eeeaeaad1f346933f96.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6aa5d7f34693daef5ef73d0a.html
我也是马上就考会考啦!!看这个还不错...里面其他科目的看起来也还不错~~
一、元素化合物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 一帖、二低、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 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 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 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 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 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 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 计算 ⑵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 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 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 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 振摇⑺ 定容⑻ 摇匀 容量瓶 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
一、选择题中的“关键词”
1.过量还是少量
2.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
3.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两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4.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5.阿佛加德罗常数题中:
①水:常温下是液态;
②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③SO3:常温下是液态或固态;
④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⑤和气体的体积有关的比较(如密度):注意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L,同温同压下才能比较。
⑥不是气体的有机物不需要标准状况的条件,如戊烷,辛烷等。
⑦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把原子量当质子数。
⑧Na2O2、H2O2、Cl2等若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时,反应转移电子数易多算。
⑨注意选项中给的量有无单位,有单位不写或写错的一定是错的。
⑩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6.离子大量共存:
①注意酸碱性环境
②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如Fe2+与H+、NO3-不共存,Al与HNO3无氢气等
③注意审题,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7.离子方程式正误:
①看电荷是否守恒
②看物质拆分中否正确,只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拆,其它一律不拆
③看产物是否正确,如CO2的反应是生成正盐还是酸式盐、Fe3+与S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④看原子是否守恒
⑤水解与电离方程式要看准,不要被反应物有水所迷惑。
高考化学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大题有哪些常考的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碳酸盐
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铵—NH4HCO3氮肥;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
1、相互转化: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析出的原因:①消耗了水②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③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2、共同性质: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HClO 碳酸氢钠受热的实验现象;碳酸氢钙溶液受热的实验现象 4、溶解性比较:一般说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如CaHCO32>CaCO3,反例:NaHCO3 5、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某些反应的异同 ①、都有碳酸盐的通性—-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注意熟悉反应时耗酸量及生成气体量的各种情况下的比较。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大题知识点的全部内容,1. 选择题中的“关键词”- 过量还是少量 - 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 - 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两种不同要求 - 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 阿佛加德罗常数题中:水、稀有气体、SO3、NO2、气体体积、有机物、原子序数与质量、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