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题?示例题目及解析1. 题目: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 秦朝B. 汉朝C. 元朝D. 清朝 答案:C 解析: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秦朝由汉族建立,汉朝继秦朝之后,也是由汉族建立。那么,高中历史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所以跨洋握手。
与日本关系正常化,所以冰释雪融
另起炉灶是50年代
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所以扬眉吐气
所以选D
PS:
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①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②经过: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③意义:突出说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1、选C 500亩
【解析】
春秋末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政策,无论公田私田都要纳税,故是500亩~
2、D
【解析】
士人“就闲燕”是指使士居住在清净优越的地方以讲求孝、敬、尊卑以维护宗族贵族统治秩序;
工“就官府”是工商食官使然,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生产,自然要“就官府”;
商以贸易,故“就市井”;
而农夫的任务是耕种,所以“就田野”,但这儿的“就田野”决不意味着农夫住在城外~
所以,所谓“就官府”是指民营手工业者,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生成~故选D
3、C
【解析】古代北方的基本现状,小农经济,一部分甚至一直沿袭至今。
这题可能会选到D选项,如果没有“妻”字,D就正确了~
回答满意请采纳~追问
你回答得很好,但是第二题答案上选A。
为什么?
追答选A啊?饿,是我记错了~不好意思。
当时应该是官府直接接管了经营,对整个生产进行整合,实行的是集中式的大作坊生产!~
答案A是正确的~
13.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玉米约在1531年传入中国,所以齐民要术中不会出现玉米的
14. 其①②③项说明封建制度以及不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社会中才会出现变革的萌芽
18. C,君主立宪制。君主只是个代表没有实权,由政府行使权力。
[示例一:英国为例]
①我赞成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历史角度看问题,英国的发展就验证了历史学者引用的公式。
②14、15世纪以来,默默无闻的英吉利王国逐步发展,进入18世纪以后,一举成为闻名于世的工业化国家,冠以“世界工厂”称号。原因在于,它借助了葡西开辟的新航路,有效利用中国西传的发明技术,牛顿力学原理在蒸汽机的改进中发挥了理论作用,通过以哈格里夫斯为代表的一线工人、技师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以及史蒂芬孙等的推广应用,从棉纺织工业到采掘、冶炼、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引发了工厂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巨大浪潮。从而把发达的葡西、荷兰、法国抛在身后,也超越了繁荣的东方阿拉伯世界与遥远的中国。到19世纪中期,英国建立起真正的“日不落帝国”和第一个工业帝国,带起世界性的工业化浪潮。“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③英国走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说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示例二:美国为例]
①我同意如下论点: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美国工业化的进程给予此观点以有力的实证。
基本上回答从正反两面回答就可以了
先讲积极方面,再指出不足.大体就是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说明就可以,但是一定要记住要积极和消极的两面俱到.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题的全部内容,14题、科举制度的新变化也还是就是进步的变化,明清时期科举逐渐僵化。民主和封建专制是对立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也说明封建专制在衰落。18题、人主作为神圣,不受责任,政府代之。从这句话不难看出,这种体制是君主和议会并存,而君主不受责任,既没有实权,所以是君主立宪。20、选D。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