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文综 >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 高中历史
  • 2025-09-14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指导思想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2、启蒙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文化的解放运动 3、那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专题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古代文学特色:

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②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③ 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④ 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⑤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不一样作用的原因和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三背诵点

高中历史——新教材版选择性必修三精编讲义(部分展示)及详细解析

以下是针对高中历史新教材版选择性必修三的部分精编讲义内容,以及对应的详细解析。由于篇幅有限,以下仅为部分资料展示。

第一部分: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古代文明的交流

核心知识点: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主要路线及影响。

解析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贸易、战争、宗教传播等方式进行。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路线,促进了商品、文化、宗教的广泛传播。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

二、近代以来的文化交流

核心知识点:近代以来文化交流的特点、主要事件及影响。

解析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

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将西方文化带入殖民地,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冲击和融合。

近代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但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殖民主义等问题。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_________.其思想是___、____、________,教育上主张__________,晚年编订_______.战国时期_____发挥了孔子的______思想,提倡_____学说,并提出“________”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_________主张“君舟民水”,在天人关系上主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_________。

答案:孔子、仁、礼、德治、有教无类、诗书礼易乐春秋、孟子、德治、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人定胜天、把握礼。

2.西汉 _______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建议,使儒学思想逐渐成为____________。董仲舒的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汉设立__________,是儒学教育______和__________的标志。

答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三纲五常、太学、制度化、官方化。

3.宋代,儒学吸收_____、______,形成_____,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________”的高度。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 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

(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

(3)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2、三民主义的创立:

(1)1895年,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

(3)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又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的全部内容,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