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学习网 > 高中 > 文综 >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框架,高一必修二历史框架图

  • 高中历史
  • 2025-03-25

高中历史全部知识框架?背诵历史,重要的是构建知识框架。这样的框架使得知识点在脑海中扎下根,做题时如鱼得水,一气呵成。今天,我带来了高中历史最全面的思维导图。如果你正在复习,一定不能错过。我的主页上还有更多学习笔记、复习资料,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学习,记得私信我“历史17”。我们的导图包含了中国近代史、那么,高中历史全部知识框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时代 特征 内容

早期政治制度

夏朝(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② 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2.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春秋(前770-前476年)

社会大变革,从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社会

1.诸侯争霸

2.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文侯改革、楚国吴起变法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发展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确立

1.战国七雄

2.封建制度的确立:

3.各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皇帝制。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高一必修二历史框架图

新学期伊始,许多新高一学生都在寻找高一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辅助工具,它能将历史知识点以框架形式串联起来。学生在掌握内容后,可以抽取骨架,突出重点,便于记忆。那么,高一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该如何绘制呢?现在,知犀将为大家分享高一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的全部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大纲

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主要讲述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及近代中国、求民主潮流等四块内容。在学习前三个专题时,要注意各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并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对比学习,这样更容易理解。第四单元学习要牢记各个战争的时间点以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民主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罗马法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鸦片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辛亥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国共十年对峙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解放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到第八单元大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到第八单元讲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等四块专题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的学习需要有一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行梳理,一个详细的各单元思维导图对于历史的学习是非常帮助的。

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繁多且复杂,记忆起来并非易事,因此,借助思维导图成为掌握历史知识的利器。

思维导图,能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特别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1-3的思维导图,旨在帮助同学们通过思维导图一站式搞定三年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覆盖广泛,从古代文明到近现代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面对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仅靠死记硬背往往效果不佳。而思维导图则能将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归纳,形成视觉化的知识网络,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直观、高效。

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包括中心主题、分支、关键词等元素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梳理,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特此提供了高中历史必修1-3的思维导图汇总。通过这些思维导图,同学们可以将三年的学习内容一网打尽,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记忆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展示的思维导图内容仅为部分,若想要获取完整版的思维导图,可进行特定的操作获取。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全部知识框架的全部内容,(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