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以下是对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由于篇幅限制,以下仅为部分知识点的精选汇总,更多资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一、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经济:井田制、小农经济初步形成。文化: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兴起。那么,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历史期末复习必备知识点汇总
一、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政治: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等。
经济:井田制的兴衰,小农经济的萌芽。
文化: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
秦汉时期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的推广,三公九卿制。
经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重农抑商政策。
文化: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
政治: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与弊端,门阀士族政治。
经济:北方经济遭受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文化:玄学兴起,佛教、道教传播。
隋唐时期
政治:三省六部制的完善,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高中历史经济史必看复习纲要
经济史是高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贸易交流、生产关系变革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份针对高中历史经济史的必看复习纲要,旨在帮助同学们高效、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古代经济
农业
原始农业:起源、耕作方式、工具改进(如耒耜、曲辕犁)。
灌溉技术: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
土地制度: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等。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特点、地位。
民营手工业:发展、贡献。
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的关系。
商业
城市:起源、发展、功能(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
货币:起源、演变(如贝币、刀币、圆钱)。
市场:形成、管理、交易方式。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研究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因此,学习历史,要从宏观层面出发,把握好每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重要事情。学好历史关键在于对原有知识进行转化,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也就是从识记、理解到消化、运用,这是一个循序往复的过程,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不断提高历史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一
高中历史事件时间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
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
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术
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
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
11、明末清初:出现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封建专制
12、明清时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很有名
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4、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
1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是爆发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
1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
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了解初步发展的两大原因)
19、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21、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2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是_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4、民国初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记住发展的三大原因、的民族实业家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前期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后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26、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7、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成立
2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选择一本好的历史教辅资料对于准高一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还能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找到合适的教辅资料。
教材同步辅导书:选择与你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相匹配的同步辅导书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书籍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或专业教育机构编写,它们能够紧密跟随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提供详细的章节解读、重点难点分析和练习题。例如,如果你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可以选择《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辅导》系列。
历史知识点总结类书籍:这类书籍通常以知识点的形式对历史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复习。例如,《高中历史知识点全解》等书籍,它们将历史知识分门别类,便于学生查找和记忆。
历史题库和习题集:做题是巩固历史知识的有效手段。选择一本好的题库或习题集,可以帮助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和考试技巧。《高中历史题库》或《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集》等书籍,通常包含历年高考真题、模拟题和创新题,能够帮助你全面提高。
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书:这类书籍不仅提供知识点的讲解,还会教授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学好高中历史》等。它们能帮助你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众多,以下为部分核心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核心知识点先秦时期
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分封诸侯以拱卫王室,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形成等级制度。
春秋战国变革:铁器牛耕推广推动井田制瓦解,各国变法(如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百家争鸣奠定思想基础。
秦汉至明清
中央集权强化:秦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武帝推恩令削弱诸侯;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宋朝二府三司制;元朝行省制;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
经济重心南移:唐宋时期南方成为经济中心,江南地区开发显著。
文化成就:儒家思想演变(汉武帝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现代史核心知识点晚清至民国
列强侵略与条约: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的全部内容,高中历史期末复习必备知识点汇总 一、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政治: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等。经济:井田制的兴衰,小农经济的萌芽。文化: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秦汉时期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的推广,三公九卿制。经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