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题文综?2017年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以稳为主”试卷结构平稳,同时题目平和、无偏怪题,难度控制理想。1.体现新课标理念,实现平稳过渡。试卷紧扣高考考试大纲,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2.关注主干知识。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出现,学生审题和做答一般没有陌生感。3.关注现实,联系实际,紧跟时代主流,那么,2017高考题文综?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命题思路符合常规,不偏不怪,略有难度,但总体来看,较好的贯彻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规定,没有超纲。需要说明的是,高考文综试卷,对每个考生来说是有较大主观感受在里边,因此容易觉得偏难或者偏易,但一般来说,经过统计学检测,评价其各项统计指标和区分度以后,才能客观评价一份试卷好坏。这次考试总体来说,有较好的区分度,为高校输送了高质量人才。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二卷整体上呈现出稳定、全面、深入的特点,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该试卷在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的基础知识点上进行了充分的考查,这符合高考命题的一贯思路,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历史选择题中考查了学生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理解,地理题目则考查了学生对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强调学科素养的考查:
试卷通过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学科素养的运用能力,这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视。
例如,政治主观题中,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这既考查了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又体现了对学科素养的运用。
体现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文综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单个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试卷中一些题目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点,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解答,这体现了对综合能力的重视。
例如,一道题目要求学生结合历史和地理知识,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对沿线地区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017年全国2卷文综试题,试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理念,贴近中学教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以及文综各学科素养的培养。
全国二卷文综试题总体上回归平稳,题目平和、无偏怪题,难度控制理想。“稳中求进”中“稳”字突出。
高考题目对于现在高二的学生来说,是否讲解可能会显得有些浪费,但我认为,由于这些题目新颖且可能预示着未来高考的趋势,因此决定让学生在暑假前了解一下高考的难度。毕竟,如果这群孩子对地理科目不屑一顾,暑假期间他们可能会选择补习数学和英语,等到高三我开始讲课时,他们已经将地理知识忘得一干二净,那就尴尬了。
高考的考查范围应该是全面而细致的,通过高考题可以查漏补缺,发现日常学习中的不足。因此,我打印了试卷下发给学生,并在讲解过程中发现他们答得并不理想。第一题的答案,学生们无外乎选择了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而选择常绿阔叶林的学生则是因为看到了题目中的提示词“常绿灌木”,于是坚定地选择了常绿阔叶林。然而,他们忽略了常绿阔叶林是“林”,应为乔木,春天杂树隐有绿色,说明冬天叶子落掉了,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阔叶阔叶林。
第二题的出题意图可能是关于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规划的概念。因为前几天刚讲过土地利用类型,这里的土地用途是园林绿化用地,所以我们班的学生没有选择A选项。第三题则需要结合城市背景来思考。城市绿化通常由园林局管理,会有人负责浇水,土壤也可能是专门运送来的。
通过这次的练习,学生们意识到了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明白了在考试中细致审题的重要性。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
2017年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紧紧围绕《考纲》和最新的《课程标准》,一方面注重考查双基,另一方面强调能力考查,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区分度明显,难度与2016年接近。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学科,以考纲为范围,以主干知识为牵引,围绕能力为中心,以服务于高校人才选拔为导向的命题基本出发点,结构合理、考察主干、注重能力、渗透素养。
以上就是2017高考题文综的全部内容,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