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学习网 > 高中 > 文综 >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整理

  • 高中历史
  • 2025-03-25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一、欧洲共同体 1. 原因 - 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经济联系加强。- 主要原因:欧洲联合以保障安全和发展。- 直接原因:摆脱美国控制。2. 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 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那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历史框架

1.高中历史文化常识

必修一 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 秦始皇 。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南京条约》 。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三元里人民抗英 。

4、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平型关大捷 。 5、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 台儿庄战役 。

6、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抗日战争 。 7、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 。

8、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9、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辛亥革命 。

10、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 二大制定 。 11、中国 ***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的是 遵义会议 。

12、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3、“一国两制”构想首次得到成功运用是在解决 台湾 问题上。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 1953 年 周恩来 会见 印度 代表团时。 15、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日内瓦会议 。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框架

对于高中教材 分为很多种的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等等 并且地区不同 可能用的教材一样 必修都会学 但选修不一定学哪本的 而且同一地区不同学校可能也不一样 这个问题建议你问教你历史的学校老师就好了 如果有多余时间并且想丰富知识的话 可以把选修课本都看一看 了解一些知识 也不是必须要学的

高中历史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一共有9本书必修三本: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六本: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3——20世纪的战急与和平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

一、欧洲共同体

1. 原因

- 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经济联系加强。

- 主要原因:欧洲联合以保障安全和发展。

- 直接原因:摆脱美国控制。

2. 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 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 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为欧共体两大支柱)。

5. 影响

- 促进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 削弱美国霸权,改变对欧政策。

- 冲击两极格局,促进多极化发展。

二、日本

1. 经济发展原因

- 基本前提:民主化改革,消除封建因素。

- 美国扶植。

- 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推动经济发展。

2. 影响

- 经济恢复至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改变战后政策,实行全方位外交。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 冲击两极格局,加速多极化。

高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易错点

- 林则徐对西方了解不深,开研究西方先河。

- 地主阶级洋务派和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坚持“中体西用”。

- 康有为借孔子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反孔,本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教育体系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部分。必修课程涵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科技三大领域,其中必修一为政治史,必修二为经济史,必修三则聚焦于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脉络。选修课程则更为深入与广泛,共包含六本教材,旨在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与思考角度。这六本选修教材分别为: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探讨历史事件、人物与文化,同时领略不同历史时期的世界风貌。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历史知识框架,而选修课程则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选修教材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与发展趋势,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历史视角。通过分析重大改革、民主思想实践、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外历史人物的贡献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选修课程,则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那些凝聚着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遗产,包括建筑、艺术、手工艺等领域。通过学习这些文化遗产,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人类文明的瑰宝,还能深刻理解这些遗产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增进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的全部内容,答案:林则徐、海国图志、历史地理、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抵抗、启迪了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2、___译《天演论》,宣传进化论思想,增强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信心。 ___著作《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___;梁启超指出___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