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理综 >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表

  • 高中物理
  • 2025-10-16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描述为:线速度=根号下(引力常数*地球质量/轨道半径),角速度=线速度/轨道半径,周期=2*π*根号下(轨道半径/引力常数*地球质量),向心加速度=线速度的平方/轨道半径。“高轨低速大周期”意味着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越小,周期越大。需要注意的是,那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必修二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部分全部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v=v0 at

X=v0t (1/2)at^2

2ax=v^2-v0^2

V(平均速度)=x/t=(1/2)(v0 v)

Xm-Xn=(m-n)aT^2

自由落体运动:v=gt

H=(1/2)gt^2

V^2=2gh

牛犊第二定律:F=ma

胡克定律:f=-kx

滑动摩擦力:Ff=缪Fn(缪是摩擦因数,符号我打不出来)

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F=根号下(F1^2 Fe^2 2F1F2cos@)

Tan@=(F2sin@)/(F1 F2cos@)

平抛运动:Vx=V0

Vy=gt

V合=根号下(Vx^2 Vy^2)=根号下(V0^2 (gt)^2)

速度的正切值=Vx/Vy=gtGV0

X=V0t

Y=(1/2)gt^2

S=根号下(x^2 y^2)=根号下[(V0t)^2 (gt^2)^2

位移的正切值=y/x=gt/2V0

竖直抛体运动:Vt=V0±gt

X=V0t±(1/2)gt^2

Vt^2=V0^2±2gh

圆周运动:v=s/t=2派r/T

w=角度/t=2派/T=2派f

V=wr

T=2派r/v=2派/w

T=1/f

向心力:F=mv^2/r=mw^2r=m4派^2r/T^2=m4派^2f^2r

功:W=Fscosa

功率:P=W/T

P=Fvcosa

动能:Ek=(1/2)mv^2

动能定理:W=EK的变化量=(1/2)mV2^2-(1/2)mV1^2

重力势能:Ep=mgh

机械能守恒定律:Ek1 Ep1=Ek2 Ep2

简谐运动:运动学方程:x=Asin(wt a)

动力学方程:F=-kx

单摆的震动周期:T=2派根号下(L/g)

波速公式:v=人/T=人/f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P=mv,I=Ft,Ft=mv'-mv

动量守恒定律:m1v1 m2v2=m1v1' m2v2'

不懂的可以问我,X^2表示X的平方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力学部分涉及众多公式,下面将逐一列出并简要说明: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为v=v0+at,位移公式为x=v0t+(1/2)at2,加速度与位移关系为2ax=v2-v02,平均速度为V=(xm-xn)/(m-n)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为v=gt,h=(1/2)gt2,v2=2gh。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力与质量、加速度的关系,即F=ma。胡克定律描述弹簧弹力,f=-kx。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为Ff=μFn。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合力F=√(F12+F22+2F1F2cos@),正切值tan@=(F2sin@)/(F1+F2cos@)。

平抛运动中,水平分速度Vx=V0,垂直分速度Vy=gt,合速度V合=√(Vx2+Vy2)=√(V02+(gt)2)。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公式总结

万有引力是物体之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这一力的大小依赖于物体的质量及其间的距离,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引力越强。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公式为F=GmM/r^2,其中G为引力常量,约等于6.67×10^-11 N·m^2/kg^2,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其轨道可视为圆形,由此可得角速度ω=2π/T。行星受到的力mrω^2=mr(4π^2)/T^2。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常数k',得到沿太阳方向的力mr(4π^2)/T^2=mk'(4π^2)/r^2。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太阳也受到相同大小的力,表达为(太阳的质量M)(k'')(4π^2)/r^2。由此推导出万有引力与两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引入万有引力常数G后,可将万有引力表示为F=(GmM)/(r^2)。通常情况下,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难以察觉。例如,两个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时,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仅为十万分之一牛顿,而一只蚂蚁拖动细草梗的力则达其1000倍。但在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质量巨大,万有引力至关重要。地球的质量相对较小,但对其他物体的万有引力显著,它将人类、大气及地面物体紧缚在地球上,同时也让月球和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描述为:线速度=根号下(引力常数*地球质量/轨道半径),角速度=线速度/轨道半径,周期=2*π*根号下(轨道半径/引力常数*地球质量),向心加速度=线速度的平方/轨道半径。

“高轨低速大周期”意味着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越小,周期越大。需要注意的是,此情景仅适用于卫星,不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或椭圆轨道。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固定值,半径为已知数,近地卫星、高空卫星和同步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等物理量可依据轨道半径进行比较。

卫星变轨实质为向心运动与离心运动,通过轨道半径与速度的调整实现。在正圆轨道、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速度与周期变化,遵循“高轨低速大周期”原则。

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决定,为地球半径的约7.9公里。第二宇宙速度为最小发射速度,允许卫星环绕地球而不坠落。第三宇宙速度则使飞行器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向太阳系之外。

三个宇宙速度均为相对于地心的发射速度,理解卫星物理量的比较与变轨问题需把握“高轨低速大周期”原则,以及不同轨道间物理量的差异。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表

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运动学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t

描述: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

描述: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二分之一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v0 + at

描述:末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二、万有引力公式

万有引力公式F = G/r2

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G为引力常数。

三、机械能公式

动能的公式Ek = 1/2mv2

描述:动能等于二分之一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

重力势能的公式Ep = mgh

描述:重力势能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必修二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的全部内容,公式:$W = Delta E_k$,其中$W$是合外力做的功,$Delta E_k$是动能的变化量。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E = E_p + E_k$,其中$E$是系统机械能总量,$E_p$是势能,$E_k$是动能。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动量定理:公式:$Ft = Delta p$,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