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化学电源:燃料电池、充放电电池。金属腐蚀:电解阳极引起的腐蚀、原电池负极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引起的腐蚀、电解阴极引起的腐蚀。钢铁在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2Fe→2Fe2++4e-,正极反应:O2+4e-+2H2O→4OH-,总反应:2Fe+O2+2H2O=2Fe(OH)2。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那么,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化学选修3
引言--------------------------------------------------1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2
第一节原子结构----------------------------4
归纳与整理---------------------------------25
复习题---------------------------------------26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28
第一节共价键---------------------------------------29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37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47
归纳与整理------------------------------------------58
复习题------------------------------------------------59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59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62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68
第三节金属晶体-------------------------------------76
第四节离子晶体--------------------------------------81
归纳与整理-------------------------------------------86
复习题------------------------------------------------87
开放性作业-------------------------------------------89
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2
第一节原子结构------------------------------------4
归纳与整理------------------------------------------25
复习题------------------------------------------------26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28
第一节共价键---------------------------------------29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37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47
归纳与整理------------------------------------------58
复习题------------------------------------------------59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59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62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68
第三节金属晶体-------------------------------------76
第四节离子晶体--------------------------------------81
归纳与整理-------------------------------------------86
复习题------------------------------------------------87
开放性作业-------------------------------------------89
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选修3的内容涵盖了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以及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章深入探讨了原子结构,从基本概念到原子的电子排布,再到原子的化学性质。在归纳与整理部分,学生可以复习本章的关键知识点,巩固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复习题部分则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
第二章则转向了分子结构与性质,首先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解释了共价键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共价键的类型和特点。接下来,章节深入探讨了分子的立体结构,解释了分子间力的作用,以及这些力如何影响分子的稳定性。第三部分则聚焦于分子的性质,包括分子间力、分子的极性等。在归纳与整理部分,学生可以总结和复习本章的要点,提高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复习题部分提供了各种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章是关于晶体结构与性质,首先介绍了晶体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探讨了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归纳与整理部分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这些知识点,而复习题则提供了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开放性作业部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通过实际操作或研究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包括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多数的分解反应、某些固态铵盐与碱反应、碳与水蒸气反应、一氧化碳与碳反应。
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取决于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注意放热反应△H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为kJ/mol,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有关,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是在298K、101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电极反应的书写:电极反应式中要用实际放电的离子来表示,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要注明“通电”,若电极反应中的离子来自与水或其他弱电解质的电离,则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学式表示。
电解原理的应用:氯碱工业、铜的电解精炼、电镀。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总结:理解构造原理及其易混概念的关键在于掌握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则和原理,包括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能级交错和泡利原理等。这些原理和规则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方式和能量状态。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