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生物?高考生物五道大题一般题型为:遗传变异育种、种群生态系统、代谢、调节、选修(12分),且综合性较强。遗传变异育种题:重点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知识。可能会涉及遗传系谱图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遗传概率的计算,还有育种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那么,高考题生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5年广东高考生物不是全国卷,而是本省自命题。
2025年广东高考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后3门均为本省自命题。所以生物科目是广东本省自主命题。
从2025年广东高考生物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物学考完后上了同城热搜第一名。考生们对生物考试的反馈多样,有的认为比化学简单,有的觉得比广州二模难但和一模难度相近,还有考生反映考得偏、难度大、题型新颖等。试题中出现了如“美臀羊”这类新颖的题目,对知识点的考查更“刁钻”,凸显了对知识整合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1.当被捕食者数目减少,而捕食者数目不变或增加时,对捕食者而言,可供选择的捕食对象减少,所以被捕食者被捕食的个体概率增加,所以被捕食压力增加。
2.从图上看,这是一个动态的消长过程,因为第一营养级仍在不断光合作用,第二营养级也是不停的捕食中,无法确定。
3.D项中,X级生物在甲乙两图中的数量变化,不仅考虑X内的竞争,还要考虑Y对X中不同类群的影响
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可以理解为甲乙两图中Y的种类数没有改变。因为在Y中存在这几类生物即可说明它们与Z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如果改变了捕食对象,那么Y的种类必然改变。
1、红色太阳花的基因型可能是DDrr或Ddrr,开黄花的纯种基因型有3种
2、1亲本基因型为ddrr和DDRR
2、2F1的花色为黄色,然后让F1与ddrr测交
2、3F2开红花的自交
2、4直至不再出现性状分离
根据上述实验, 1、F2植株中开黄花的纯合子和杂合子之比为1:2,
2、若让F2中开红花的植株随机交配,其后代中纯合子占1/2。
选D
解析:
简单解释:繁殖是生物的一种生命活动,细胞代谢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代谢的进行需要酶和特定的场所。所以选D
本题详细分析有些知识超出高中范围,你简单了解即可。
A:错。解答与题目要求不符,这是为什么不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
B:错。解答与题目要求不符,这是解释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什么可以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的原因。B选项本身还存在知识性错误。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反义RNA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基因表达过程并不简单。反义RNA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不能直接作为mRNA,而是先以自身RNA(负链RNA)为模板借助RNA酶的作用,转义出与原病毒相反义的RNA,之后再以此反义RNA作mRNA来翻译蛋白质。所以该过程并不比细胞结构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简单。
C:错。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所以基因和蛋白质结构与宿主细胞(遗传物质DNA)相比差异很大。
D:正确。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和细胞结构完成自身的物质代谢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原因。
有哪里不明白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生物必备大题知识点归纳: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光照时间对生殖的影响:长日照动物与短日照动物的生殖行为受外界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
细胞发育过程:在动物个体发育中,细胞数目、分裂方式及种类不断增加,但细胞的全能性逐渐降低。
极体与极核:极体在卵巢中形成,基因型可能与卵细胞不同;极核在胚珠中形成,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
种子结构与发育:大豆种子的子叶和小麦种子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分别对应动物受精卵中的卵黄功能。受精极核直接发育,受精卵需经过休眠期。
植物生殖与生长:
酵母菌的呼吸与生殖: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通过出芽生殖进行无性生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多年生植物的生殖与营养生长:多年生植物在生殖生长开始后,营养生长并未停止。
枝条扦插:枝条扦插成活涉及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此过程对生长素需求较高,无需外界光照和营养物质。
以上就是高考题生物的全部内容,2025年广东高考生物不是全国卷,而是本省自命题。2025年广东高考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