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含答案)》1. 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句子:“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 表示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可把握的句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表现还家之归心似箭的句子:“问征夫以前,恨晨光之熹微”。4. 描写拄杖或游或息,畅享自然风景的句子:“策扶老以流憩 ,那么,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 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诗歌的理解性默写,一共要30个空
1.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
2.在《望海潮》中,山清水秀,繁花茂盛,桂花飘香,荷花满湖:“------------,-------------,--------。”
3.柳永与友人离别,借景抒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今宵酒醒何处,----------,----------。”
4.苏轼将周瑜的英气勃发,姿容雄伟在诗中写出:“-----------,--------------,-------------。”
5.苏轼与友人道中遇雨,对于风雨萧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6.辛弃疾对忧愁风雨,可惜流年,抒发自己不能为国抗敌,虚度时光的感慨:“可惜流年,忧愁风雨,-----------。倩何人唤取,------------,--------------。”
7.“--------,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高中语文必修1、2理解性情景默写 带答案_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95c40d0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4a.html
高中语文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_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8cd56d4a680203d8ce2f24f3.html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登高》中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文章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1. 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句子:“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2. 表示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可把握的句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 表现还家之归心似箭的句子:“问征夫以前,恨晨光之熹微”。
4. 描写拄杖或游或息,畅享自然风景的句子:“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5. 省察生命有限,要顺应心愿而行的句子:“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6. 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7. 表达对过去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句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8. 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达历史与现状的对比,肯定现在否定过去。
9. 描写归程轻松愉快的句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10. 描写陶渊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句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1. 表现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自然寄托的句子:“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2. 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概括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的终结。
13. 陶渊明谈及劳动内容的句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4. 赞美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句子:“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的全部内容,高考语文理解默写训练50题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 。”3、屈原《离骚》中的“ ,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