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500条高中?高中地理常识必考知识点概览:宇宙与天体系统:宇宙由各种物质形态构成,处于持续的运动与变化中。天体分类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与星际物质。天体系统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太阳系结构:太阳系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行星按照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排列。那么,地理常识500条高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5、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①建立横座标②建立纵座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6、疆域的四至点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135°E)
7、陆疆和陆上邻国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8、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0、领海和内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
11、主要岛屿和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12、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13、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政区。
14、中国人口数量12.95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亿(2005年1月6日)
15、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快
16、中国民族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7、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球》
1、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并列的"河外星系")——总星系("可视宇宙")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金锁链条件)。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高中地理常识必考知识点概览:
宇宙与天体系统:
宇宙由各种物质形态构成,处于持续的运动与变化中。
天体分类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与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太阳系结构:
太阳系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行星按照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排列。
地球生命条件:
稳定的光照:太阳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光照和能量来源。
适宜的大气层: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和小天体撞击的伤害,同时调节温度和气候。
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生命存在。
液态水: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为生命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和物质基础。
注意:以上仅为高中地理常识中的部分必考知识点概览,实际考试中可能涉及更广泛、更深入的内容。因此,建议学生全面复习相关教材,掌握更多细节和深入的知识。
1.有关地理知识的问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上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方在( )A.北半球B.南半球C.热带地区D.回归线附近2.地图上的指向标箭头指示的方向为(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若某人沿40°N,从0°经线开始向西走,请回答3~7题.3.经过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亚洲、北美洲B.欧洲、北美洲、亚洲C.亚洲、北美洲、欧洲D.北美洲、欧洲、亚洲4.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C.印度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5.经过的东、西半球依次是( )A.西半球、东半球B.东半球、西半球C.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D.东半球、西半球、东半球6.在亚欧大陆上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7.经过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 )A.美国、加拿大B.美国、中国C.中国、印度D.印度、俄罗斯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赤道周长是 千米.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3、地球表面71%是 、是陆地.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最小的大洲是 .5、世界上最大大洋是 ,第三大洋是 .二、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 )A、1800 B、900 C、23.50 D、66.502、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非洲 C、非洲和欧洲 D、南美和北美3、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4、陆地上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12点 B、13点 C、14点 D、15点5、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A、0.6C0 B、6C0 C、5C0 D、0.5C06、地球上的水中占水体总量最多的是( )A、海洋水 B、河水 C、冰川水 D、地下水7、下列术语中,用来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分明 B、昆明四季如春 C、冬季寒冷 D、今天大雪纷飞8、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左侧方向是(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9、当北极圈出现极昼时,城关一中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11、往往成为重要的海上航道的是( )A、海沟 B、海峡 C、边缘海 D、内海1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大洋州 D、南极洲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块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极大陆 D、美洲大陆1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A、陆地 B、海洋 C、云雨区 D、阴雨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一般情况下,低纬气温低 B、一般情况下,低纬气温高C、夏季陆地气温高而海洋更高 D、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更低16、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 )亿.A、60 B、62 C、50 D、52 17、南北回归线附近和大陆内部降水情况是( )A、年降水量较多 B、大陆内部少而回归线附近多 C、都比较少 D、都较丰富18、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大的语言是( )A、汉语 B、英语 C、日语 D、法语1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巴拿马 D、埃及20、地跨亚洲和非洲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土耳其 C、巴西 D、美国三、填图题:(40分)1、读右图,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大洲是① ② ③ ④ ⑤ ,A是 大洋B是 大洋.2、标注下列天气符号.3、读下图,填空.。
大概有一下这些: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反映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能力)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②地球运动: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和公转(方向、轨道、周期、速度、黄赤交角)特征。
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训练空间思维、地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①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②太阳的外部结构;
③银河系中恒星的分布;④太阳系中行星的分布;
⑤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⑥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变化;
⑦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空间移动;
⑧经度分布规律: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东减小的为西经;
⑨纬度分布规律:是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北减小的为南纬;
⑩经纬网格形状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网格越向高纬度变形越大;
⑾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向北逐渐减小;
⑿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
3.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能力,图像判读能力)
①太阳活动周期(11年);②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太阳日、昼夜更替);
③地球公转周期(到达两分两至、近远日点的时间,公转速度随时间变化);
④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周年变化;⑤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⑥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⑦晨昏线的变化;
⑧北半球各地——太阳出没方向随季节的变化。
以上就是地理常识500条高中的全部内容,(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5、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