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理综 >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选修几

  • 高中化学
  • 2025-11-12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共价键:类型:σ键和π键,键能、键长和键角决定分子的稳定性和极性。分子极性:如H2O的V形结构使其具有极性,影响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氢键:显著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如冰和干冰中的氢键。三、更深入的结构与性质探讨 共价晶体:如金刚石、硅和二氧化硅,空间网状结构展现晶体的独特性。那么,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选修几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配体数目和中心原子的价态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一个中心原子能带有多少的配体,主要和其能提供的空轨道的多少有关。如果中心原子空轨道数较多,形成的配合物所带配体的数量也就多了。

举个反例[Co(H2O)6]2+和[CoCl4]2- 同一个中心原子,均为+2价,所带的配体数量并不同。

至于说常见的配合物,你可以去单独的记一下,高中阶段并不多,不过并不存在规律可言。

常见的配合物:[Cu(NH3)4 ]2+, [Cu(H2O)4]2+ , [Ag(NH3)2]+ ,[Fe(CN)6]3-(FeF6)3-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先写在这里吧。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如有疑惑,欢迎追问

高考化学中的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首先有VESPR理论,高中化学书上介绍的,就是用VSEPR算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最简便的算法是加法,即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n=(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位原子提供价电子数-基团所带电荷代数值)/2.其中配位原子是H和X则提供1个价电子,O族元素不提供,N族元素提供-1个电子.

n=2,sp杂化,直线型

n=3,sp3杂化,平面三角形

以此类推

注意这是价层电子对的构型不是分子构型,分子构型则考虑配位原子的数量,

例如SO2是sp3杂化,但只有2O因此是折线形

I3-是sp3d杂化,但只有2I因此是直线形

第二、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MO理论)是处理双原子分子[1]及多原子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的近似方法,是化学键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与价键理论不同,后者着重于用原子轨道的重组杂化成键来理解化学,而前者则注重于分子轨道的认知,即认为分子中的电子围绕整个分子运动。

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

1.原子在形成分子时,所有电子都有贡献,分子中的电子不再从属于某个原子,而是在整个分子空间范围内运动。在分子中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可用相应的分子轨道波函数ψ(称为分子轨道)来描述。分子轨道和原子轨道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原子中,电子的运动只受 1个原子核的作用,原子轨道是单核系统;而在分子中,电子则在所有原子核势场作用下运动,分子轨道是多核系统。

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背诵

深入探索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瑰宝

章节一:原子的构造与性质

原子的神秘面纱首先通过电子云揭开,这是一种描绘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空间分布的图形,其密度随距离原子核的远近而变化。电子的排布遵循三大法则: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这些规则共同决定了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它们以周期性的方式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变化,揭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

离子键的基石在于静电作用,如NaCl和CsCl的离子晶体结构,它们的晶格能反映了离子键的强弱。离子半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离子晶体的硬度和熔点。

第二章:分子世界的构造与性质

分子结构的魔力源自离子键的形成,如NaCl和CsCl,它们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共价键的类型,如σ和π,以及键能、键长和键角,共同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和极性。例如,水分子的V形结构使其具有极性,而双氧水则呈直线形。

分子极性与非极性是化学反应的关键,如H2O的极性使得它在溶解其他极性分子时表现出显著的特性。而氢键的出现,如在冰和干冰中,更是显著影响了物质的熔沸点。

第三章:更深入的结构与性质探讨

我们进一步探讨共价键在金刚石、硅和二氧化硅等共价晶体中的作用,它们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展现了晶体的独特性。

物质结构和性质

还有极性共价键

杂化轨道类型应为sp3杂化

高中阶段判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一般只出现三种:sp(三键) sp2(双键) sp3 (单键)

含有的西格玛键个数应为5mol 双键中有一个西格玛键 一个π键 C-H键各有1个西格玛键

主要原因为两种物质结构相似,但碘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大导致1,2-二碘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烷大很多,使1,2-二碘乙烷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强,相比沸点更高。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全部内容,深入探索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瑰宝 章节一:原子的构造与性质 原子的神秘面纱首先通过电子云揭开,这是一种描绘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空间分布的图形,其密度随距离原子核的远近而变化。电子的排布遵循三大法则: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