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三、公民的政治生活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那么,高一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文化与社会
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强调范围),文化无时不在(强调时间)
(1) 文化的含义:1.(本质上)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
产品。2.(内容上)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2) 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如:山脉,河流)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 文化素养: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
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 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科学、文
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5) 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
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
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 世界文化多样性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2.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3.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 尊重文化多样性
1)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 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 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 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1) 贸易活动
2) 人口迁移
3) 教育
4) 其他方式
2. 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化、册察岁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3. 大众传媒
1) 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2) 作用: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 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文明使者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2.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 传统习俗的继承
2) 传统建筑的继承
3) 传统文艺的继承
4) 传统思想的继承
3. 传统文化的特点
1) 相对稳定性
2) 鲜明的民族性
4.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 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中华民族精神:
根源: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集中表现: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特性: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当代中国: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民族精神与社会发展:
本质: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作用: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说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以上是对高中政治必修三部分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
(2)阶段:①萌芽——封建社会末期
②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后
③迅速发展——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
2、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2)商品结构复杂化。二战前,以初级产品为主;二战后,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3)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成立区域性集团的目的: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集团同外部世界的竞争。
(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基地,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大企业。从事着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
(5)市场竞争激烈化。
3、外汇和汇率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
汇汇率升高;反之,说明外汇汇率下跌。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
的外汇积累。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
4、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1)原因:交易中的一方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抬高某些商品的价格,压低另一些商品的价格。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精编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涵盖了政治生活的多个方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以下是对必修三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二、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的含义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以上就是高一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政治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如下: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如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 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分为物质、非物质和自然三类,对研究文明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