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获得的氮气的方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 二、氮气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1、 写出氮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分析其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2、 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可以跟H2、O2、那么,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非金属元素硫,符号S,原子量:32.066。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鲜黄色。通称硫磺。黄色晶状固体,有单质硫和化合态硫两种形态,,单质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能与氧、氢、卤素(除碘外)及大多数金属化合。硫是很活泼的元素,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与除惰性气体、碘、分子氮以外的元素直接反应。单质硫燃烧时即产生硫氧化物(二氧化硫,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呈气态),硫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刺激人的呼吸系统,人吸入后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引起肺水肿和肺心性疾病;如果大气中同时有颗粒物质存在,颗粒物质吸附了高浓度的硫氧化物、可以进入肺的深部,就会大大加大危害程度。
硫史前就被人们知晓和使用,在西方,古代人们认为硫燃烧时所形成的浓烟和强烈的气味能驱除魔鬼。中西方炼金术士都很重视硫,中国炼丹家用硫、硝石的混合物制成黑色火药。中国的端午节还与可提炼硫、制作硫酸的雄黄(雄黄是丹家炼金的要药,称黄金石)有关隘,这一天人们会喝雄黄酒,喜欢把雄黄酒或雄黄水洒在屋子外,涂在小孩耳、鼻、头额和面颊上,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
现在地球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硫,主要用于制造硫酸(硫酸被认为是工业之母,因为无处不需要)、硫化橡胶制品、火药、火柴、纸张等,部分还用于农业、漂染、医药(如治疗皮肤病)等。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化学下册必修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下册主要知识点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SO2 + CaO = CaSO3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SO2 + Ca(OH)2 = CaSO3↓ + H2O
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SO2 + 2H2S = 3S + 2H2O
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Si + 2F2 = SiF4
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我对第三个还记着点希望对楼主有用,化学反应和 反应的温度,催化剂,物质有关,一般温度高和有催化剂时反应快。其他的我记不清了。
以上就是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1、乙酸***俗名:醋酸***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 *** 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乙酸***俗名:醋酸***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弱酸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