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大全?高中物理《核力与结合能》知识总结 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核力:定义:原子核里的核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核力,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特点:强相互作用: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短程力:核力的作用范围在1.5×10^-15m之内。那么,高中物理知识大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知识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以下是高中物理知识的全面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力学
运动的描述
位移、速度、加速度:理解并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论,如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等。
自由落体运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力的相互作用
重力:理解重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弹力: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掌握胡克定律。
摩擦力: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大小和方向,掌握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高中物理《核力与结合能》知识总结
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核力:
定义:原子核里的核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核力,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特点:
强相互作用: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
短程力:核力的作用范围在1.5×10^-15m之内。在距离大于0.8×10^-15m时,核力表现为吸引力,且随距离增大而减小;超过1.5×10^-15m时,核力急剧下降几乎消失;而在距离小于0.8×10^-15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
饱和性: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长程力:
万有引力:普遍存在于物体之间的力。
电磁力:对于带电粒子,在相同的距离上,电磁力要比万有引力强得多。
高中物理主要知识点如下:
一、质点的运动
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V_{平}=s/t
推论:V_{t}^2-V_{o}^2=2as
中间时刻速度:V_{t/2}=V_{平}=(V_{t}+V_{o})/2
末速度:V_{t}=V_{o}+at
中间位置速度:V_{s/2}=[(V_{o}^2+V_{t}^2)/2]^{1/2}
位移:s=V_{平}t=V_{o}t+at^2/2=V_{t}t/2
加速度:a=(V_{t}-V_{o})/t
实验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自由落体运动
初速度:V_{o}=0
末速度:V_{t}=gt
下落高度:h=gt^2/2
推论:V_{t}^2=2gh
竖直上抛运动
位移:s=V_{o}t-gt^2/2
末速度:V_{t}=V_{o}-gt
推论:V_{t}^2-V_{o}^2=-2gs
上升最大高度:H_{m}=V_{o}^2/2g
往返时间:t=2V_{o}/g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速度:V_{x}=V_{o}
竖直方向速度:V_{y}=gt
水平方向位移:x=V_{o}t
竖直方向位移:y=gt^2/2
运动时间:t=(2y/g)^{1/2}
合速度:V_{t}=(V_{x}^2+V_{y}^2)^{1/2}=[V_{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_{y}/V_{x}=gt/V_{o}
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_{o}
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V=s/t=2πr/T
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向心力:F_{心}=mV^2/r=mω^2r=mr(2π/T)^2=mωv=F_{合}
周期与频率:T=1/f
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二、万有引力
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K为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万有引力定律:F=Gm_1m_2/r^2(G为万有引力常数)
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7.9km/s;V_2=11.2km/s;V_3=16.7km/s
地球同步卫星:GMm/(r_{地}+h)^2=m4π^2(r_{地}+h)/T^2(h为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以上即为高中物理中关于质点运动和万有引力的主要知识点。
1. 高中天体常识
高中天体常识1.高中物理天体的知识点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2.高中天体运动中卫星常识
假象说你手上有一个苹果,你是两百多年前的牛顿。
高二升高三必看: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是理科学习中的重要科目,其涉及范围广泛,内容深入,难度较高。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过渡到高三,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以下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F=ma,描述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指出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反向的反作用力。
运动学
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
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需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变化。
万有引力定律
描述天体间引力的规律,公式为F=G(m1m2)/r^2。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远小于内力作用时,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知识大全的全部内容,1. 高中天体常识 高中天体常识 1.高中物理天体的知识点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