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顺义高三一模物理?一模理综合卷物理部分整体难度不大,知识点考察与16年高考题相近,符合考纲中突出重点知识点,不要求全面覆盖的特点,没有考察万有引力和交变电流部分的知识点。整体难度也与16年高考题相当,选择题和选考题还要稍微简单一些。那么,2017顺义高三一模物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用动量定理解曲线运动问题
[例.2] 以速度v0 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若在抛出后5 s未落地且未与其它物体相碰,求它在5 s内的动量的变化。(g=10 m/s2)。
[解析] 此题若求出末动量,再求它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则极为繁琐。由于平抛出去的物体只受重力且为恒力,故所求动量的变化等于重力的冲量。则:
Δp=Ft=mgt=1×10×5=50 kg·m/s。
[点评] ① 运用Δp=mv-mv0求Δp时,初、末速度必须在同一直线上,若不在同一直线,需考虑运用矢量法则或动量定理Δp=Ft求解Δp.②用I=F·t求冲量,F必须是恒力,若F是变力,需用动量定理I=Δp求解I。
根据我的估计,大约55分可以达到B线。具体来说,如果选择题部分答对18道,实验题部分答对8道,选修题答对15道,计算题部分答对15分,那么大概率可以达到B线。老师则表示,65分肯定能达到B线,而60分则基本上可以确保达到B线。对于实验操作和选修部分,如果能够答对15题,那么成绩也会在B线左右。如果成绩达到70分,那么基本上可以被认定为B+。而在80分左右,那么成绩将很可能达到A。如果成绩超过95分,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为A+。
在江苏高考物理科目中,B线是相对较为常见的分数线。一般来说,考生需要在选择题、实验题、选修题和计算题部分都取得一定的分数才能达到B线。具体来说,选择题部分答对18道,实验题答对8道,选修题答对15道,计算题答对15分,那么基本可以达到B线。而如果选择题答对18道,实验题答对8道,选修题答对15道,计算题答对15分,那么基本可以达到B线。如果选择题部分答对18道,实验题答对8道,选修题答对15道,计算题答对15分,那么基本可以达到B线。
值得注意的是,成绩达到70分左右,那么基本上可以被认定为B+。而在80分左右,那么成绩将很可能达到A。如果成绩超过95分,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为A+。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18单选,19~21多选。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2分)
三、非选择题:22~25题为必考题,33~35题为选考题。
(一)必考题(共47分)
22-25题,共47分
(二)选考题:15分。从2道物理题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物理—选修3-3](15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高中物理17年新考纲内容
试卷整体分析:从14----16年一模物理难度逐年控制呈下降趋势,17年一模物理整体难度略微下降,基本体现了一轮复习知识点涵盖为主,考查物理多基的思路,是对物理重点模型,物理重要规律,物理重要思想方法以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比较全面的一套试卷。也体现了今年高考考纲修改后的方向,符合高考对各种能力考查的思想!
物理试题
物理组对2017年沈阳市一模(物理)试卷分析
选择题分析
1、试题难度:简单
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推理能力,体现了回归教材的思想。
2、试题难度:中等
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内容涉及三力平衡中的重点题型动态平衡,为经典的共点力平衡问题,16年高考题也考了此题型,但此题比高考题稍难,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分析,解题方法为常见的矢量三角形法。比较符合高考考查能力的思想。
3、试题难度:中等偏下
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准确运用左手定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和选择正确的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易错点:粒子运动轨迹的确定、角度关系计算。
4、试题难度:中等偏下
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准确运用圆周运动和变力做功的方法。
2017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结构较为明确,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计48分。选择题部分包括8个小题,每题6分。其中14至18题为单选题,要求考生仅选择一个正确答案,若全选对可得6分,部分正确则得3分,一旦有误选则不得分。19至21题为多选题,要求考生选出所有正确答案,若全部选对则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若有误选则不得分。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计62分。非选择题部分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必考题,二是选考题。必考题部分包含22至25题,共47分,这些题目是所有考生必须作答的。而选考题部分包含33和34题,各15分,考生可以从这两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旨在考察考生在不同物理选修领域的知识掌握情况。
这种试卷结构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通过多选题的形式提升了考试的难度,增加了对考生分析判断能力的考察。同时,选考题的设计为考生提供了选择空间,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考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偏好。
整个试卷结构合理,题型多样,能够全面评估考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选拔人才,也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以上就是2017顺义高三一模物理的全部内容,用动量定理解曲线运动问题 [例.2] 以速度v0 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若在抛出后5 s未落地且未与其它物体相碰,求它在5 s内的动量的变化。(g=10 m/s2)。[解析] 此题若求出末动量,再求它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则极为繁琐。由于平抛出去的物体只受重力且为恒力,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