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怎么赋分?新高考改革采取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30分。考生交白卷,实际卷面成绩0分,选科目成绩被排到E等级,等级赋分后每科至少30分计入总成绩。实际上,交白卷视为零分,不参与赋分排名,应为零分。等级分按统一规则排序,将同一类型考生成绩划分为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分数。划分等级后,那么,新高考怎么赋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高考考0分赋分
新高考改革采取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30分。考生交白卷,实际卷面成绩0分,选科目成绩被排到E等级,等级赋分后每科至少30分计入总成绩。实际上,交白卷视为零分,不参与赋分排名,应为零分。
等级分按统一规则排序,将同一类型考生成绩划分为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分数。划分等级后,转换为分数区间。以山东省为例,分为8级,A至E级,比例3%至3%,分数区间91至21分。
江苏省采用3+1+2模式,分为5个等级,比例15%至2%,分数区间100至30分。考生成绩排名前15%处于A等,原始分换算后最高100分,最低86分。
新高考赋分解读
新高考改革引入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30分。考生交白卷视为零分,不参与赋分排名。等级分按统一规则划分,按比例划分等级,并转换为分数区间。以山东省与江苏省为例,等级划分和分数区间不同,但都体现公平性。
山东省将等级分为8级,按比例划分,分数区间从91分到21分。排名前3%的考生处A等,换算后最高100分,最低91分。江苏省则分为5级,按比例划分,分数区间从100分到30分。排名前15%的考生处A等,换算后最高100分,最低86分。
新高考赋分制度体现了公平性与科学性,不同省份采用不同的等级划分与分数区间,旨在公正评价考生能力。
高考赋分制是新高考模式下的一种分数计算方式,目的是解决选考科目“不等值”问题,确保不同科目成绩具有可比性和公平性。不同省份赋分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等级内固定分值赋分:先将考生成绩按照固定比例划分等级,再细分出更多分数等级以增加区分度,每个等级内的学生赋予一个固定分值。例如一些省份把学生每门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分数高低排名,将1%-15%、16%-50%、51%-84%、85%-99%、99%以下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21级,最高100分,最低40分,各级之间分差为3分。
等级内线性转换赋分:先依据固定比例将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等级,然后在每个等级内,通过等比例转换法则进行线性转换获得最终的转换分。以湖北省为例,再选科目原始分按15%、35%、35%、13%和2%的比例,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成绩计入总成绩时,将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 - 86、85 - 71、70 - 56、55 - 41和40 - 30五个分数区间,根据线性转换公式计算等级分。
新高考赋分主要基于考生选考科目的成绩在全省的排名。具体赋分流程如下:
学考合格为前提:
考生所选科目需先通过学考,合格后才能参与选考的赋分。
依据排名确定等级:
选考分数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关键在于该分数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
根据排名确定考生所在的等级区间。
等级对应赋分:
根据考生所在的等级,赋予对应的分数,这个分数将计入高考成绩。
例如,如果考生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则属于1等级,对应赋分为满分。
不同的排名区间对应不同的等级和赋分,具体分数根据等级赋分方案确定。
等级赋分的结果:
无论哪门选考科目,当次考试都会根据排名产生一定比例的满分考生。
这意味着,即使卷面分数不同,但排名靠前的考生仍然有可能获得相同的满分赋分。
综上所述,新高考赋分是一个基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在全省排名的复杂过程,旨在更加公平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和竞争情况。
高考赋分制是新高考模式下的一种计分办法,主要在实行“3+1+2”模式高考的省份中使用,其计算方式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确定赋分区间:
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排列。
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原始分数区间依据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及其得分确定。
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
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T。
赋分公式为R/r=/,通过此公式计算后取整得出T值,即赋分成绩。
对于容易赋分的学科推荐: 地理:选考人数多,竞争相对较小,对于中等成绩的同学有高赋分机会。地理学科难度相对较小,学习较为轻松。 生物:选考人数仅次于地理,巨大基数易取得好名次。偏文科性质,学习难度较小。
2025年河南高考是赋分制。
2025年河南高考将实行“新高考”等级赋分办法,以下是对该赋分制的详细解读:
一、赋分制科目
2025年河南高考中的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将采用等级赋分制。
二、赋分制模式
2025年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三、赋分制转换
再选科目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等级赋分制是根据考生原始分数在所选科目中的相对位置进行转换,以确保不同科目的成绩具有可比性和公平性。
四、赋分制目的
实行等级赋分制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不同科目之间的难度差异和原始分数的不可比性,使不同科目的成绩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尺度上进行比较和衡量。这有助于高校更加公平、准确地选拔和录取考生。
综上所述,2025年河南高考中的再选科目将采用等级赋分制,以确保高考成绩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以上就是新高考怎么赋分的全部内容,新高考赋分制将考生成绩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A等、B等、C等、D等和E等。赋分依据:学考合格是赋分的前提。选考分数并非考生的最终得分,赋分是依据选考分数在全部考生中的排名来确定的。根据排名确定等级后,再赋予对应的分数,这个分数将计入高考成绩。赋分公式:具体的计算公式为R/r=/(Ta),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