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胡集高中,胡集中学所有老师档案

  • 高中
  • 2025-01-30

胡集高中?胡集高中,一座诞生于1956年的教育明珠,坐落在被誉为"中原磷都"的胡集镇,占地总面积55078平方米,固定资产丰厚,达到1800万元。学校环境优雅,设施先进,为学子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学校目前设有37个教学班,拥有2900多名学生,教师队伍壮大,共有185位教职工致力于教育事业。自成立以来,那么,胡集高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胡集高中食堂招标

胡集高级中学坐落在荆钟北部的胡集镇,随着胡集镇升级为市级,学校的发展历程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最初的校址在胡家街北侧,原为胡集中心小学的所在地,现在的地址则是大桥路6号。学校初创于1956年9月,名为“钟祥县第五中学”,简称“钟祥五中”,随后在1960年更名为“湖北省钟祥县胡集中学”。1971年,学校升级为高中,至1973年恢复秋季招生,校名一直沿用。1975年,更名为“钟祥县胡集人民公社中学”,1976年再次更名为“钟祥县胡集中学”,直至1983年改为三年制高中,学校名称不变。1992年,随着钟祥市的设立,学校改名为“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

在1956年之前,学校基础设施较为简陋,仅有破庙宇(观音庙)和28间砖瓦平房。创建“钟祥五中”后,学校新建了14间平房,与旧建筑连接,形成了一个四合院,总面积为792平方米。1973年,拆除了四合院,按照新的建筑风格,修建了13栋平房,总面积达到3801平方米,教学和生活设施分区分置,布局更为合理。

1979年,学校占地面积扩大至66062平方米。随着镇区建设的发展,大桥路穿越校园,导致学校占地面积减少了10984平方米。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规划,南界向后退,北界向前推进,校舍和配套设施开始重建。

胡集高中杜安家

胡集高中,位于荆门市钟祥市,以其卓越的教育成果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湖北乃至全国教育界享有盛誉。自1959年至今,胡集高中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湖北省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

1959年中考,胡集高中夺得了荆州地区中考冠、亚军,数学总成绩名列第一,综合成绩位居第二,学校因此荣获“红旗学校”称号。1960年5月,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文教群英”先进单位,获得5000元奖金,校长邓贻山代表学校出席“湖北省文教群英会”,受到毛主席接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集高中紧跟教育趋势,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1983年高考,学校大专上线126人,名列全县第一,成为荆州地区先进行列中的佼佼者,被授予“教学先进单位”称号。

1998年,胡集高中应届生党海飞以700分的总成绩,夺得了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创造了农村普通高中取得总分第一的奇迹。党海飞、尤明军、张虎在全市理科成绩前三名中包揽前二,其中党海飞、尤明军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张虎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树立了高考神韵的新地标。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2006年胡集高中重本上线120人,居于全市同类高中之首。2007年,学校上重本指标为33人,实际完成100人,超额完成任务67人,被市教育局誉为“特有的胡集高中现象”。

胡集高中历任校长名单

胡集高中位于荆钟北部的胡集镇区,原校址位于胡家街北侧,现在的地址是大桥路6号。学校成立于1956年9月,最初名为“钟祥县第五中学”,简称“钟祥五中”。1960年2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钟祥县胡集中学”。1971年2月,学校升级为高中,并更名为“钟祥县胡集人民公社中学”。1976年9月,学校再次更名为“钟祥县胡集中学”。1983年9月,学校开始提供三年制高中教育,名称未变。1992年7月,随着钟祥市成立,学校更名为“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

学校成立初期,校址上只有一座破庙宇和少量的砖瓦结构平房。1956年以后,学校进行了扩建,新建了14间平房,与原有的破庙和 平房相连,形成了一个四合院,校舍面积达到792平方米。1973年,学校拆除四合院,按照新的建筑格局修建了13栋平房,总建筑面积为3801平方米。1979年,学校占地面积达到66062平方米。由于镇区建设规划,学校面积减少了10984平方米,因此重新规划了校园布局,并新建了13幢高楼,提供了教学所需的现代化设施。

胡集高中拥有综合运动场,各类体育设施齐全。微机教学管理系统、信息接收传输音像系统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也已经配备齐全。图书资料存量达到40000余册,为师生提供了便利的借阅查询服务。

胡集高中校长

胡集高中位于荆钟北部的胡集镇区,现已成为胡集的市级城市,其前身是胡集中心小学的校址。学校成立于1956年9月,最初名为“钟祥县第五中学”,主要提供初级中学教育。1960年2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钟祥县胡集中学”,并在1971年2月升级为高中教育,持续至今。1975年10月,学校再次更名为“钟祥县胡集人民公社中学”,1976年9月更名回“钟祥县胡集中学”。1983年9月,学校改办为三年制高中,保持名称不变。1992年7月,随着钟祥撤县建市,学校正式更名为“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

1956年之前,胡集中心小学校址上仅有一座破庙宇(观音庙)和少量砖瓦结构平房,共计28间。学校创办后,新建了14间平房,与原有建筑形成四合院,总面积达到792平方米。1973年,四合院被拆除,按照当时流行的建筑格局,新建了两纵七横共13栋平房,总面积为3801平方米,将教学与生活用房分区布置,布局更加合理。1979年,学校占地面积扩大至66062平方米。然而,随着镇区建设规划的发展,大桥路贯穿学校腹地,校园面积减少至55078平方米,校园布局重新规划,校门位置也从原来的面向东的国道转向面向大桥路的南面。

扩展资料

胡集高中创办于1956年9月,前身为钟祥县第五中学,1972年改办高中,1979年经原钟祥县政府批准更名为“钟祥县胡集高级中学”。

胡集高中刘益民

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虽身处农村,却凭借其独特的办学优势展现不凡风采。首先,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胡集高中坐落在历史悠久的秦楚古驿(丽阳驿、小寺驿),地势开阔,交通便捷。汉水如碧玉般东流,荆山则如天然屏障,庇护着这片教育热土。荆襄古道和焦枝复线交织,汇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滋养着“天地人和”的教育氛围。

其次,学校依托国家大型企业中原磷化基地,通过发展校办企业和引进外资,建设了商贸长廊,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得学校财务稳健。每年的第三产业收益达80余万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

在硬件设施上,胡集高中的规划与建设起步早、基础扎实。校园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实验区等功能区域布局合理,固定资产总额高达1715.7万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空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校园的绿化环境优美宜人。雪松、碧柏、香樟等绿植错落有致,构成了一道道天然的绿色屏障,花香四溢,清新宜人。在这里,人们可以沉浸在宁静的绿林之中,感受大自然的抚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栖息地,享受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景色,仿佛步入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

总结起来,胡集高级中学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完善的设施和宜人的环境,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育天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以上就是胡集高中的全部内容,胡集高中创建于1956年,位于“中原磷都”之称的胡集镇,占地面积55078平米,固定资产1800万元,校园环境幽雅,设备设施先进。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2900余名学生,教职工185人。半个世纪以来,胡集高中以“团结、拼搏、开拓、奋进”为校训,以“提升办学实力,构建和谐校园、创办满意学校”为宗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