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新课改后高中物理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演示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调整质量、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加速度,直观地展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分组实验: 电阻定律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测量不同条件下的电阻值,验证电阻定律,那么,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册:绪言:P1瓦碎蛋全声音将酒杯震碎带电鸟笼里的鸟安然无恙P4超导磁悬浮第一章力P5用悬挂法求薄板的重心P6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P12共点力的合成P17习题(7)两人共提一筒水第二章直线运动P20模拟打点计时器P36牛顿管(毛钱管)实验P38测定反应时间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P46伽利略理想实验P50-51加速度和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P55牛顿第三定律P62观察失重现象第四章物体的平衡P71三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平衡第五章曲线运动P82曲线运动的方向P8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P86平抛物体的运动P89用尺测量玩具手枪子弹射出时的速度P93向心力演示器P95感受向心力P99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P106卡文迪许扭秤第七章机械能P123动能动能定理P129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恒第二册第八章动量P5鸡蛋会不会破P7缓冲装置的模拟P8动量守恒P13反冲运动第九章机械振动P21弹簧振子的振动P30单摆的振动图象P31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P37受迫振动P38共振P38声音的共鸣第十章机械波P47波的形成P54波的衍射P55波的叠加P56波的干涉P62多普勒效应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P72扩散现象P73布朗运动P76图11-8做一做P78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P78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P110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P112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第十三章电场P117静电感应P118库仑定律P120库仑扭秤P124电场线P126静电屏蔽P133尖端放电与避雷针P135电容器的电容P136常用电容器P137电容式传感器P141静电除尘原理第十四章恒定电流P153电阻定律P160路端电压随电流而改变第十五章磁场P169电流和磁极电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P172验证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P174安培力P177电流表的工作原理P177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P17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P181质谱仪P183回旋加速器

任炜东老师在高中物理绪论课上进行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演示实验。他将半杯水放在桌面上,然后用一张纸片覆盖在杯口上,将杯子倒置。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杯子倒置,水却不会流出。这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
实验中,纸片下方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而纸片上方则受到了大气压强的作用。由于纸片和杯口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密封,大气压强无法进入这个封闭空间,从而阻止了水从杯中流出。这个实验直观地展示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这个实验也揭示了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大气压强可以支撑大约10米高的水柱。这意味着,如果实验中的纸片能够承受住这样的压力,水就不会流出。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会遇到这样极端的情况,但这个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大气压强概念的生动例子。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气体的绝热压缩和绝热膨胀》
一、气体的绝热压缩
实验目的:演示空气被迅速压缩时温度升高,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实验器材:空气压缩引火仪(包括压缩活塞和活塞筒)、硝化棉或其他燃烧剂、橡皮吹气球等。
实验方法:
将活塞壁涂上麻油,保证压缩过程不漏气和润滑。取一小片硝化棉,用玻璃棒送到活塞筒底部,再把活塞插入活塞筒上口。
将左手食指和中指分开,夹住仪器底座。右手用手掌的大鱼际肌对准压缩手柄,垂直向下用力一击,迅速压下活塞,硝化棉就会在瞬间燃烧,发出明亮的火光。
注意事项:
活塞筒由有机玻璃制成,不耐高温、高压。实验时,硝化棉不宜放得过多,以免活塞筒炸裂或烧熔损坏。
如果第一次压缩后没有点燃,切勿再加硝化棉,应取出未燃的硝化棉,再换入新的。
多次做实验时,可用橡皮吹气球吹气,清除活塞筒底部的废气,待新的空气进入后再做实验。
使用完毕后,将活塞涂上篦麻油,并把活塞拔出与活塞筒分别放置,以免活塞长期受压挤导致弹性衰退、漏气。
高中物理关于“落磁实验”和楞次定律的分析
一、落磁实验现象及深入分析
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落磁实验”是一个经典的演示实验。该实验通过对比磁体在玻璃管和金属铝管中的下落情况,来展示楞次定律的现象。
实验现象:
当磁体在玻璃管口由静止释放时,磁体很快从下端出来,做近似的自由落体运动。
当在玻璃管外套一个金属铝管,并将磁体再次在玻璃管口由静止释放时,磁体的下落速度明显变慢。
深入分析:
闭合铝管中的情况:将铝管等效为一圈圈闭合铝环回路。当磁体运动时,穿过闭合铝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根据楞次定律,一圈圈闭合铝环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这些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了小磁体的运动,因此磁体下落速度变慢。
非闭合铝管中的情况:尽管铝管不闭合,但当磁体下落时,铝管处的磁场仍发生变化,产生涡旋电场,在非闭合管壁上形成一系列小涡流(感应电流)。这些感应电流的磁场同样阻碍磁体的下落。这一现象虽然常被略过,但展示出来可以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构建新的模型来理解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新课改后高中物理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演示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调整质量、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加速度,直观地展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分组实验: 电阻定律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测量不同条件下的电阻值,验证电阻定律,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摩擦力实验:通过改变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滑动摩擦条件,观察摩擦力的变化规律,验证摩擦力公式,理解摩擦力的本质和应用。 机械能守恒实验:模拟自由落体运动,观察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如何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相互转化,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原理。 气体实验三定律实验:控制气体的温度、体积和压力,研究气体的等温、等容和等压变化,验证气体实验三定律,理解气体状态方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全部内容,新课改后高中物理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内容:通过研究不同质量物体在相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变化,或同一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变化,来验证定律。电阻定律实验:目的:探索并验证电阻与导体长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