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知识点是高中学习语文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归纳文言文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观点态度、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那么,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北京市高中会考说明语文
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科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现代文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以下是对北京市高中会考语文科目的详细说明: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具有一定长度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类型的文本,并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综合灵活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具体考察点包括:
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包括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句子的字面意思、深层含义以及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要求学生能够从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形成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要求学生能够对文中多个信息进行比较和辨析,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对文中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河南语文会考必背篇目如下: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51.劝学荀子
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
5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6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高中语文会考考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文化素养。
一、语言知识
1、语音:考察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多音字、轻声、儿化等。
2、汉字:考察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和辨识能力,包括字形、字义、笔画、部首等。
3、词语: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词义、词性、近义词、反义词等。
4、语法:考察学生对汉语语法的掌握情况,包括句子结构、成分、语序等。
二、文学常识
1、中国古代文学: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了解情况,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文学:考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了解情况,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3、外国文学:考察学生对外国文学史的了解情况,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4、文学鉴赏: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包括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
三、阅读理解
1、现代文阅读:考察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阅读速度,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
2、文言文阅读: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速度,包括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提高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有利于我们学好其他各门学科。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语文会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学考常考诗句
古诗文填空(一):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7)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8)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9)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学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学考知识1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语文语法归纳总结(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以上就是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的全部内容,(荀子《劝学》) 高二语文会考考试的必备知识点3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 《墙头马上》《梧桐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