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高中数学

高一数学例题,高一数学经典例题100道

  • 高中数学
  • 2025-10-14

高一数学例题?一、列举法的运用步骤 明确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确定需要列举的对象或范围。一一列举:然后,根据问题的要求,一一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或答案。得出结论:最后,根据列举的结果,得出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二、例题解析 例题:一个班级有5名学生,现在要从中选出2名代表参加学校的活动,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那么,高一数学例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数学例题100道

设a=log2(5),b=log3(5)

则5=a的平方=b的立方

所以a=5开2次方,b=5开3次方

a+b=(5开2次方)+(5开3次方)

高一数学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直接法:例如,若x克a%的盐水中加入y克b%的盐水,最终浓度变为c%,则x与y的关系为:

由题意得,

因此,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待定系数法:例如,已知f(x)为二次函数,且f(x+1)+f(x-1)=2x2-4x+4,则f(x)的解析式为:

设f(x)=ax2+bx+c,则f(x-1)+f(x+1)=a(x+1)2+b(x+1)+c+a(x-1)2+b(x-1)+c=2ax2+2bx+2a+2c=2x2-4x+4,对x∈R恒成立,从而有。

换元法:例如,已知f(x)=

设u=≥1,则,因此,f(x)。

凑配法:例如,已知f(x)=

因为f(x+1)=,所以f(x)。

方程组法:例如,已知f(x)+2f(x-1)=2x2-2x+1,求f(x)。

因为①以x+1代替①式中x的得②

①-②2得:,即。

相关点法:例如,已知函数f(x)=2x+1与函数y=g(x)的图象关于直线x=2成轴对称图形,试求函数y=g(x)的解析式。

设在所求函数的图象上,点是M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则

又,即g(x)=9-2x。

高一数学经典例题100道

高一数学中列举法的运用主要是将问题的所有可能情况一一列举出来,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适用于问题答案范围较小或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以下是列举法的具体运用及例题:

一、列举法的运用步骤

明确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确定需要列举的对象或范围。

一一列举:然后,根据问题的要求,一一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或答案。

得出结论:最后,根据列举的结果,得出问题的答案或结论。

二、例题解析

例题:一个班级有5名学生,现在要从中选出2名代表参加学校的活动,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解答

明确问题:从5名学生中选出2名代表,需要找出所有可能的选法。

一一列举

第一种选法:学生1和学生2;

第二种选法:学生1和学生3;

第三种选法:学生1和学生4;

第四种选法:学生1和学生5;

第五种选法:学生2和学生3;

第六种选法:学生2和学生4;

第七种选法:学生2和学生5;

第八种选法:学生3和学生4;

第九种选法:学生3和学生5;

第十种选法:学生4和学生5。

高一数学应用题60道

高一数学求定义域的方法介绍如下:

目前,高中阶段就这四种类型,或者这四种类型函数的组合,需要求定义域,其他的函数定义域为R。

类型1:自变量取倒数的分式方程,如f(x)=1/x。定义域为x不为0。第二类为f(x)=x的0次方,定义域为x不为0,第三类为开偶数次方的函数,定义域为x大于等于零,如f(x)等于根号x,或者开四次方的函数,等等。最后一类为对数函数,其定义域为真数大于0。

考点汇总和答题技巧

一般函数求定义域

求解函数定义域,一般就利用上面给出的模型进行相关的求解即可。

例题1:求f(x)=1/根号x的定义域。

根据上面给出的公式,我们知道,首先x大于等于0,又因为根号x在分母上,所以根号x不等于零,两者取交集,求得函数的定义域为x>0。

抽象函数求定义域

例题2: 已知f(x)的定义域为x>3求f(x+1)的定义域

注意:定义域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首先看抽象函数中谁取代了x。代入相关的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x+1>3,解的:x>2,因此f(x+1)的定义域为x>2

例题3:已知f(x+1)的定义域为(4,7),求f(x)的定义域。

解:由f(x+1)的定义域为(4,7)知x+1的范围为(5,8),而f(x)的定义域为x,x取代了x+1的位置,因此x+1的范围就是f(x)中x的范围,所以f(x)的定义域为(5,8)

期末考试必考函数的定义域哦,希望考生牢牢掌握上面的考点。

高一数学经典解答题及答案

用换底公式

例如:log2 3×log3 7=log2 7

log(2)(3)xlog(3)(7)=ln3xln7/ln2xln3=ln7/ln2=log(2)(7)

此题log2⒌+log3⒌=(ln5/ln2)+(ln5/ln3)=(ln5 x ln6)/(ln2 x ln3)=log2 5 x log3 6

以上就是高一数学例题的全部内容,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题型一主要考察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直线的倾斜角是其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记为α,斜率k=tanα(α≠90°)。例题:经过点P(0,-1)作直线l,若直线l与连接A(1,-2),B(2,1)的线段AB总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倾斜角Q的取值范围是___。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