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3-5知识点总结?5、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 MV (注意:几何关系) 二、量子理论的建立 黑体和黑体辐射 1、那么,高中物理3-5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动量定理是在高中物理选修3-5这本书中学习的。以下是关于动量定理的详细解释:
一、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
动量定理是动力学的普遍定理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动量的变化与所受合外力冲量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即Ft=mΔv(其中F为合外力,t为时间,m为物体质量,Δv为速度的变化量)。
二、动量定理的学习位置
动量定理作为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被安排在选修3-5这本教材中。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动量、冲量以及动量定理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所受外力的关系。
三、动量定理的扩展内容
在学习动量定理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接触到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动量定理的一个重要推论,它表明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动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
综上所述,动量定理是高中物理选修3-5这本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一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动量守恒定律这一重要物理规律。
物理选修3-5知识
重核裂变和核聚变
释放核能的途径——裂变和聚变
⑴裂变反应:
①裂变:重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叫做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②链式反应:在裂变反应用产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铀核浮获使反应继续下去。
链式反应的条件: 临界体积,极高的温度.
③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放能约200Mev能量 1kg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800吨煤完全燃烧放出能量!
⑵聚变反应:
①聚变反应: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称为聚变反应。
②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时(同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出17.6MeV的能量,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3MeV以上。比列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3~4倍。
③聚变反应的条件;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结合能
(1)结合能: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都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例如用光子照射氘核(),只有当光子的能量等于或大于2.2MeV时,才能使它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核反应方程为:,反过来,使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会释放出2.2MeV的能量,因此,氘核的结合能为2.2MeV。
(2)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其核子数之比,称作比结合能。
选修3-5知识汇总
一、弹性碰撞且一动(m1)一静(m2)
解题技巧
① 明确物理过程,列动量守恒注意方向(正负号)
② 算相对位移用,摩擦生热等于系统动能减少量
③ 注意碰撞会有能量损失,过程需选碰撞后到共速
二、波粒二象性
1、1900年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E=hv
2、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量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
3、光电效应
① 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和W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种金属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 光电子的发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秒,与频率和光强度无关。
4、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干涉、衍射、偏振说明光的波动性
5.光电效应方程
nc=W0/h
6、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性关系
① 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
②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③ 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④ 不确定性关系:
三、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规律: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5、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6、X光的产生:电热丝被普通的电源加热放出电子,电子被高压电源的电场加速,打到阳极上,可激发金属的原子核内层电子到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电子会自动跃迁到基态,此时发出X光。
7、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具有统一性;光子数量少时,粒子性强,数量多时,波动性强;频率高粒子性强,波长大波动性强。
8、康普顿效应:在研究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康普顿认为这是因为光子不仅有能量,还有动量;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学习知识容易,转化成为能力很难;提出问题容易,得到圆满答复很难;点评别人容易,身临其境去做很难;指责同事容易,正确评价自己很难。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选修三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目录
高中物理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三的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
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
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单位是。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3-5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a.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b.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高中物理常考知识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