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高考

2017高考数学14题,高考数学真题2017

  • 高考
  • 2025-09-22

2017高考数学14题?第14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分段函数、函数与方程以及函数零点问题,很好地体现了中学数学思想的考查,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解答题前两题分别为立体几何题和三角与向量题相结合题,涉及的是一些常用方法,与教材上相关章节的练习题题型类似、难度相当。第17题直线和椭圆难度不大,第18题是应用题,第1问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出来,那么,2017高考数学14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7高考数学卷一第16题

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延续了2016年的风格,以基础题为主,送分到位。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考生,普遍认为160分部分的题目整体难度低于平时训练的模拟考试,但略高于去年。填空题前10题考查最基本的概念,运算简单,有的心算便可完成。填空题11-13题难度适中,中等学生也能做出来。第14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分段函数、函数与方程以及函数零点问题,很好地体现了中学数学思想的考查,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解答题前两题分别为立体几何题和三角与向量题相结合题,涉及的是一些常用方法,与教材上相关章节的练习题题型类似、难度相当。第17题直线和椭圆难度不大,第18题是应用题,第1问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出来,但第2问较难,很多考生耗费了不少时间。压轴题第19、20题的难度则要高于去年,题目设计亲切,每个小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既能使不同层次的考生拿到分,又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这两个解答题考查的是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和三次函数,第1小问很容易上手,后面的小问设计比较新颖,虽有一定的思维量,但涉及的都是中学数学中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仔细思考便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都是平时了解的,无需特别的技巧。

但对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想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来并不容易。

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数学题

2017上海高考数学压轴题讨论

本题主要考察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以及复合函数的性质。题目分为三个小题,逐一进行分析和解答。

(1) 若$f(x)=ax^{3}+1$,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a geq 0$

解析:

根据题意,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即对于任意的$x_{1}

将$f(x)=ax^{3}+1$代入上述不等式,得到$ax_{1}^{3}+1 leq ax_{2}^{3}+1$。

化简后得到$a(x_{1}^{3}-x_{2}^{3}) leq 0$。

由于$x_{1}

要使上述不等式恒成立,必须有$a geq 0$。

(2) 若$f(x)$为周期函数,证明:$f(x)$是常值函数

答案:$f(x)$是常值函数。

解析:

假设$f(x)$的周期为$T$。

取任意的$x_{0} in R$,由于$f(x)$在$R$上单调递增,所以对于任意的$x>x_{0}$,都有$f(x)>f(x_{0})$。

2017高考数学题及答案

2017年理科高考数学试卷总体来看较为朴实,贴近考生实际,符合师生期望。试卷中的大多数题目让师生感到亲切,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全面兼顾了知识点、思想方法与能力的考查。试卷不仅关注了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还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对中学数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注重基础方面,2017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Ⅰ卷对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重视程度全面而突出重点,贴合教学实际。试卷中的每种题型均设置了较多的基础题,许多试题都是单一知识点或是最基础的知识交汇点设置,如选择填空题中的1、2、3、6、7、10、11、13、14、15等,占了较高比例,达到63%。

在数学素养方面,试卷第12题以解析几何中的椭圆为背景,考察了分类讨论思想;第21题的导数题则考察了对a的正负进行分类讨论的思想。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了几何概型以及几何概率计算问题,贴近考生生活,使考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试卷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背景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与社会现实,如第19题以生产零件为命题背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与人文特色。

2017文科高考数学题二卷

17.(12分)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

(1)求sinBsinC;

(2)若6cosBcosC=1,a=3,求△ABC的周长

18.(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

(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

(2)若PA=PD=AB=DC,,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19.(12分)

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正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N(μ,σ²).

(1)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X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其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数,求P(X≥1)及X的数学期望;学科&网

(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ⅰ)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

(ⅱ)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

9.95

10.12

9.96

9.96

10.01

9.92

9.98

10.04

10.26

9.91

10.13

10.02

9.22

10.04

10.05

9.95

经计算得,,其中xi为抽取的第i个零件的尺寸,i=1,2,…,16.

用样本平均数作为μ的估计值,用样本标准差s作为σ的估计值,利用估计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μ和σ(精确到0.01).

附:若随机变量Z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P(μ–3σ

20.(12分)

已知椭圆C:x²/a²+y²/b²=1(a>b>0),四点P1(1,1),P2(0,1),P3(–1,√3/2),P4(1,√3/2)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过定点.

21.(12分)

已知函数=ae²^x+(a﹣2)e^x﹣x.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10分。

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14题解析

由前面推导可知,即由题设可知根的判别式=16(4K^2-m^2+1)>0,后面又求得k=-(m+1)/2

这样将k代入进去,4K^2-m^2+1>0

4ⅹ[-(m+1)/2]^2-m^2+1>0

化简得2m+2>0得m>-1

所以当且仅当m>-1时,根的判别式﹥0就是这样得来的。

以上就是2017高考数学14题的全部内容,在注重基础方面,2017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Ⅰ卷对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重视程度全面而突出重点,贴合教学实际。试卷中的每种题型均设置了较多的基础题,许多试题都是单一知识点或是最基础的知识交汇点设置,如选择填空题中的1、2、3、6、7、10、11、13、14、15等,占了较高比例,达到63%。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