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减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3、那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基因是指带有有效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但并非简单的包容关系。首先,基因可以被理解为染色体上的某些片段,染色体是DNA存在的主要载体之一。其次,基因的概念比染色体更为广泛,例如在原核生物中,细菌具有拟核内的大型环状DNA和质粒,而在病毒中,基因的概念甚至可以扩展到RNA。因此,基因是一个概念性定义,而染色体则是通过实验观察到的实体定义,是遗传信息的物理载体。
掌握实验细节对于生物学习至关重要。进入高三阶段,多做题会发现,实验题往往考察的是细节,包括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因此,需要熟记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特别需要注意对比实验的设计和评价,这在实际考试中尤为重要。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并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的文库里有详细的,请去下载!
一、减数分裂
(一)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则可以形成四个精子。
2、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的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1个四分体有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内
2、间期(准备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3、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减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
3、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一般认为与减数第Ⅰ次分裂末期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每一极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和理论。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与受精的关系是关键点,学生们需要理解这些过程如何确保遗传物质的正确分配。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则深入探讨了DNA的特性,包括DNA分子的结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进行计算,例如遗传规律的分析。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包括了关于三种RNA(信使RNA、转运RNA、核糖体RNA)的比较和复制过程,以及转录和翻译这两个核心步骤。转录是指DNA的信息被复制到RNA上,而翻译则是将RNA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这两个过程是基因表达的关键。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则关注基因突变的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这些都是遗传学中非常重要的变异类型,学生需要掌握它们对生物个体和群体的影响。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育种”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应用,这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生们需要理解如何通过基因工程来改良作物品种或治疗疾病。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探讨了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这些是理解生物进化过程的关键。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通过数学模型来分析这些频率的变化,从而推断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隐性遗传因子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杂合子相对性状
显性遗传因子显性性状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一)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一对相对性状的正交
P(亲本) 高茎 DDX矮茎dd互交 反交
F1(子一代) 高茎 Dd纯合子、杂合子
F2(子二代)高茎 DD :高茎 Dd :矮茎dd
1 : 2: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测交( F1) Dd Xdd F1是否产生两种
高 1: 1 矮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黄圆 YYRR X绿皱yyrr
黄圆YyRr
黄圆Y_R_ :黄皱Y_rr :绿圆yyR_ :绿皱yyrr 亲组合
9:3:3: 1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知识结构图有利于学生理解高中生物必修2础知识,把握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结构图,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杂交,自交,F1,F2,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
次要: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杂合子,纯合子,基因型,表现型,假说-演绎法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结构图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精子,卵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次要:睾丸,卵巢,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联会,四分体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伴性遗传
以上就是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的全部内容,因此,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但并非简单的包容关系。首先,基因可以被理解为染色体上的某些片段,染色体是DNA存在的主要载体之一。其次,基因的概念比染色体更为广泛,例如在原核生物中,细菌具有拟核内的大型环状DNA和质粒,而在病毒中,基因的概念甚至可以扩展到RNA。因此,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