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理综 >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解题觉醒的物理模型

  • 高中物理
  • 2025-08-06

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1、“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2、“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3、“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4、“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那么,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理48种解题模型高中版选一

第一类:小船渡河记住最短位移是d(河的位移),最短渡河时间t=d/v船

第二类:平抛模型【掌握平抛远动的分解,在不同情形中不同的分解方法。注意模型中涉及的角度关系,在变形情况(在斜面上平抛,涉及电场的类平抛、船过河问题系列)中角度和平行关系,角度解析情景分析】。

第三类:万有引力模型【注意计算式的转换运用,如黄金代换式、向心力代换式等式子的合理运用代换和知二求三的解题技巧,以及情景的分析,不要把天体的半径弄混了】

第四类:弹簧模型【弹簧振子的正弦运动,弹簧振子运动的最高点最低点和平衡点的确定以及能量转化(特别是加了其他力后,如电场力,你还是否能分析)】还有模型与牛顿三大定理的综合运用和模型之间的相互渗透都需要在掌握模型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理解

模型讲解

例1. 粗细均匀的U形管内装有某种液体,开始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L=10cm,当此U形管以4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求两竖直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

图1

解析:当U形管向右加速运动时,可把液体当做放在等效重力场中, 的方向是等效重力场的竖直方向,这时两边的液面应与等效重力场的水平方向平行,即与 方向垂直。

设 的方向与g的方向之间夹角为 ,则

由图可知液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以,

例2. 如图2所示,一条长为L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将它置于一方向水平向右,场强为正的匀强电场中,已知当细线离开竖直位置偏角α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物理高中大题解题模型

常用的是

(1)正切三角涵数: 1+tan²=1/cos²半角 tan(θ/2)=(1-cosθ)/sinθ = sinθ/(1+cosθ),力学里面常见到

(2)相似 +余弦定理力学里面常见到

(3)数列法(少见)

(4)空间坐标向量:如给出一个正方体任选三个顶点挂上三个电荷, 求某点和谋点电场是否相同,就可以写出单个场向量空间坐标叠加就行(特别快),这恰恰是物理老师们所短缺,所以从老师那里不太好淘到这种方法

(5)导数 (老师们不用,因为他们早忘了),对于简单的运动学方程,求导就可得速度加速度等,还有电磁感应的都好用,什么正余弦磁通量的分分秒啦

(6)均值定理,物理老师们常常忘记这一点,所以从老师那里不太好淘到。如:我攒的一道题是

(7) 平面几何中圆的知识(磁场中常用到)如:切线性质 、结论什么的。(自己搜搜资料吧)

(8) 巩固物理基础,尽量做到一题多解,日常练习力求做到找到最优解(有时答案都特别恶心,不如自己想的好)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学霸手写

高中物理必备模型——“人船模型”的核心要点如下

模型描述

“人船模型”描述了人在静止船上的相对运动情况。

人与船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外力为零,因此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等式

假设人的质量为m人,船的质量为m船。

在任意时刻,人与船的动量大小满足等式:m人v人 = m船v船

位移关系

通过动量守恒等式变形,可以发现人与船的位移比值是定值。

假设人从船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距离为x,则人与船的位移之和等于x,即:s人 + s船 = x

应用实例

通过测量人在船上移动时船的后退距离d和自身的质量m,可以计算出船的质量。

解题技巧与拓展

“人船模型”的解题技巧不仅限于人与船的简单系统。

它适用于多种物理情景,如人与气球系统、人与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相对滑动、小球与小车在光滑平面上的相对运动等。

只要系统整体的外合力为零,总动量为零,即可将其视为人船模型。

学习方法

这种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回归特殊的学习方法,是物理学习的精髓。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要点,可以更好地应用“人船模型”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衡水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中物理全章节解题公式图解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论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

基本公式:速度公式 $v = v_0 + at$,位移公式 $x = v_0t + frac{1}{2}at^2$,速度位移公式 $v^2 - v_0^2 = 2ax$。

平均速度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即 $overset{―}{v} = frac{v_0 + v}{2}$。

中间时刻速度推论: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也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即 $v_{frac{t}{2}} = overset{―}{v} = frac{v_0 + v}{2}$。

中间位置速度推论: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速度公式为 $v_{frac{x}{2}} = sqrt{frac{v_0^2 + v^2}{2}}$。

二、共点力平衡

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正确应用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即 $sum F = 0$。

力的合成与分解: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三角形法则:在共点力平衡问题中,常常利用三角形法则来求解未知力。

高中物理108个模型

⒈"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

⒉"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⒊"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⒋"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

⒌"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

⒍"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⒎"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⒏"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⒐"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

⒑"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

⒒"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

⒓"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

⒔"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⒕"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⒖"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

⒗"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

⒘"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

⒙"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

⒚"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

⒛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

21.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22.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23."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

24.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的全部内容,第二类:平抛模型【掌握平抛远动的分解,在不同情形中不同的分解方法。注意模型中涉及的角度关系,在变形情况(在斜面上平抛,涉及电场的类平抛、船过河问题系列)中角度和平行关系,角度解析情景分析】。第三类:万有引力模型【注意计算式的转换运用,如黄金代换式、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