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高考

高考文言文常识归纳,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
  • 2025-02-27

高考文言文常识归纳?一.《长恨歌》1.列土:古代天子封赐诸侯土地和权力,象征着统治地位。2.梨园:原指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后成为戏曲界和演员的代称。3.龙驭:古语指皇帝的车驾,也可委婉指代帝王去世。二.《行路难》行路难:乐府诗歌,多表达世路艰辛与离别悲伤。三.《阿房宫赋》1.妃嫔媵嫱:妃指皇帝的妾,那么,高考文言文常识归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理解性默写汇总

江西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主要考以下内容:

一、选拔官吏制度及称谓

1、选拔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高中文言常识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1. 语文文化常识

一、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中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他

1.五行: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酸、咸、甜、苦、辣

4.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11.五声:五个音级。

高中文言文知识积累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考语文《劝学》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 劝勉”的意思。所以题意是劝勉学习。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知明而行无过

君子生非异也

三、解释加点字词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劝学

13、蟹六跪而二螯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輮以为轮

2、其曲中规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登高之博见也

5、非利足也

6、非能水也

7、积善成德

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9、用心一也

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五、古今异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輮以为轮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舆马者

下饮黄泉

蚓无爪牙之利

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句式类型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輮以为轮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七、固定词语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八、一词多义

1、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汉大兴兵伐匈奴

(3)大楚兴,陈胜王

2、疾

( 1)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君有疾在腠理

(3)疾恶如仇

(4)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3、于

(1)青,取之于蓝

(2)而青于蓝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蟹六跪而二螯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之

(1)青,取之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5)不如须臾之所学

6、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者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

一、文学常识

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高中语文的文言知识梳理大全

1. 高考文言文考点有哪些

一、考纲要求 对于文言文阅读,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1.理解 B (1)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要点解说 要点1: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要点解说】“常见文言实词”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附录的120个实词是主要考查对象;根据“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外”的原则,课本内的重点实词是考查的重点。

“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只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要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其作出正确、合理地推断与解释。

以上就是高考文言文常识归纳的全部内容,1. 求高考文言文常识总结 文学常识不得记混记杂,要时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如记清一些不同流派的文学主张和代表人物等等;名句名篇的背诵最终要通过默写落实在卷面上,在复习中,一定要背默结合,默写时还要细心,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前后颠倒等错误,此外,还应注意标点和语气。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