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在实施德育校本课程之前,严格按照格式,编写所开设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详尽的《课程纲要》。一般来说,教师操作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应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一般项目,列举说明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和类型、学习时限、参加对象等;二是具体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那么,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渔洋文化》的开发依据
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资源、本乡的地理条件、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
1、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为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培养必须的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本乡的区域特点:三江交汇(长江、清江、渔洋河)、渔洋绕境。境内的风土人情、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开发校本课程最有力的依据。
二、《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编写出《渔洋文化》的校本教材。
三、《渔洋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框架
1、渔洋农具。《家乡农具超市》,开发者:胡志新
2、渔洋曲艺。《姚店乡民间音乐》,开发者:谭平
《姚店乡民间工艺》,开发者:高丹
3、渔洋故事:《姚店乡民间故事集》,开发者:姚一林、谢传河
4、渔洋传说:《姚店乡地名探究》,开发者:朱代梅
5、三江诗文:《在宜都留下足迹的诗文名家及作品》 开发者:刘云舟
6、渔洋风俗:《姚店乡风俗大观》,开发者:万继林
7、渔洋人物:《宜都历史名人》,开发者:刘德春
8、渔洋风景:《姚店乡旅游现状及对策》,开发者:向常森
《家乡居室装饰》,开发者:王晓芹
《渔民洋服饰研究》,开发者:陈华
《姚店乡绿化研究》,开发者:高登秀
《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开发者:邓玉华
9、渔洋人文:《我为姚中校歌填词》,开发者:谭平
《校园园林艺术》,开发者:叶献明、李红
《动物大观园》,开发者:胡志新
《生活中的数学》,开发者:胡志红,赵昌会
《英语交际》,开发者:晏学知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发者:吴忠亮
《姚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开发者:张海燕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开发者:周德益
10、渔洋新歌:时事开讲,介绍家乡建设及发展的状况。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各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是当今课程改革和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校本课程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兴趣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并铸就健康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校地处泉州永春,本身就有潜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以期得到同仁的指正。
一、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在泉州文化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通过对泉州文化的亲历感受和观览鉴赏,深化热爱泉州文化的感情,认识泉州文化的丰厚和源远流长,吸收泉州文化的营养,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学会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学会尊重多样文化。
3.学会交往,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在合作中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注意观察泉州文化现象,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会自信,在泉州文化认同中养成自我认同感和“爱拼才会赢”的坚毅品质。
4.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泉州传统文化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泉州文化,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摘 要]校本课程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学化学课程的特殊性和农村地域的广泛性,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具有很高的开发研究价值。笔者结合本市域的研究,从该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纲要、教材与教案编写及实施体会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实践与认识。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校本课程 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国家及地方课程难以照顾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而产生的,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化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它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提高公民综合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平台,也应是尊重学生个性,提供满足他们学习化学需求的平台。农村地域广阔,中学条件相差很大,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农村资源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与中学化学课程有机整合,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效益?这是农村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所领导的指导下,我市进行了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下面谈谈一年多来的实践与认识。
(一)确立《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灵魂。在开发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之初,我们就提出:①《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必须与国家中学化学课程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寓特殊性于一般性之中,使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在与一般目标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实现;②《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必须“姓农”,内容要结合当地农村的特点,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从这篇文章,结合你校的情况
我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摘要:新课程管理的三级体制,赋予了广大教师更广阔的课程开发的天地。
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即地理校本课程。
本文主要是对本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校本课程 新课程标准 教学资源 课本资源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国家课程分为三个管理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是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完善和补充,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开发相关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基于这样的条件下,我校地理也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以及自身的条件设计了以下的课程:
表一 地理校本课程
地理校本课程课程名称适用年级总课时课程类型
神秘的宇宙高一级第一学期16选修
东莞市工业区位研究高一级第二学期8选修
本镇城乡规划高一级第二学期8选修
东莞市产业转型的思考高二级第一学期16选修
二、校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与建议
(一)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
摘 要:英特尔未来教育是英特尔公司在全球资助的教育培训项目,它的实施模式可为研究性学习所借鉴。文章从作者教学实际出发,介绍了在校本课程中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做法、效果及思考。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计划;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14-04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应用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促使人们对与工业化时代相关的传统学习观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培训形式所存在问题的认真反思。英特尔公司在总结美国多年的教育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了面向全球的教育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并于2000年7月在中国启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英特尔未来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真正诠释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一理念。
一、“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解读
英特尔未来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资源共享、协作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思路给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1.作业理念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强调从课堂走向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和学习情境,开启整个教与学历程,作为刺激学生的学习、引导其探究而发展未来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工具。
以上就是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的全部内容,1、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为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培养必须的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2、本乡的区域特点:三江交汇(长江、清江、渔洋河)、渔洋绕境。境内的风土人情、历史人物、。